妈妈让孩子坚持午睡3年,身高损失5cm,午睡睡不好孩子很“受伤”
发布时间:2025-04-11 19:33 浏览量:15
对于睡午觉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觉得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通过睡午觉可以让人们在下午的时候更有精神,身体反应更加灵敏,脑子更好用。
所以,不少的家长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睡午觉,从而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也让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
但是,殊不知睡午觉这种行为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如果让不适合睡午觉的人强行睡午觉,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就比如影响身高发育。
宝妈强迫孩子睡午觉,2年后出大问题,医生:糊涂!
小白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不配合”老师的孩子,因为每到睡午觉的时候,小白总是不睡觉。
小白的这一行为,让老师很为难,毕竟一个孩子不睡觉,不但影响这个孩子的习惯养成,有时候还会影响到其他孩子。
于是,老师就此和小白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希望通过两方的努力,促进孩子午睡习惯的养成,但最终还是没能让小白好好午睡。
不过,虽说小白没养成午睡的习惯,但他在午睡时间并不会影响其他孩子的休息,于是老师们也慢慢地默认了小白的行为,不再强求小白午睡了。
转眼之间,小白就升到了小学。与幼儿园不同,小学是真正开始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阶段,孩子们需要时刻保持脑子的清明。
所以老师“建议”家长们监督孩子午睡,以便让孩子在下午的时候,能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学习,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在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是日托,小白的妈妈无法监护孩子睡觉。
但是,上了小学之后,孩子就在家里吃午饭,妈妈就有条件监督孩子午睡了。
于是,妈妈每天都是严格监督小白睡觉,不管小白困不困,就算是不困,也要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休息。
就这样,在宝妈严格的监督下,小白几乎每天都被迫午睡。
而看到孩子能够“好好的”午睡,宝妈也深感欣慰,觉得孩子在自己的管教下又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转眼间小白上三年级了,这时候妈妈突然间感觉有点不对劲,因为和自己孩子同岁的一些孩子,似乎身高都慢慢地超过了小白。
要是一个两个是这样也就罢了,小白妈妈感觉大部分的孩子身高都要比自己的孩子高了。
“身高可是个大问题”,小白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抽时间带着孩子上了趟医院,想要查清楚到底是小白长得慢,还是别人家孩子长得快。
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又询问了一些孩子的生活细节,在听到小白妈妈说起孩子不爱睡午觉,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帮助孩子培养出午睡习惯这件事之后,怒斥了一句:“糊涂啊!”
听到医生的话,小白妈妈先是一愣,因为她没想到自己让孩子睡午觉会被医生否定,随后小白妈妈便充满了不信任地问医生原因。
医生随即表示:“孩子正常状态下,还应该再长高5cm,你这个强迫式午睡,让孩子损失了5cm”。
午睡“睡不好”,也有可能让孩子身体很“受伤”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午睡,如果让本不需要午睡的孩子强行午睡,那么孩子就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医生说道。
那么,强迫午睡会对孩子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呢?
1)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孩子每天睡觉的总时长,其实是有一定限度的,睡眠不足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都不好,而睡多了也同样不好。
比如,孩子在晚上已经能够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了,但是家长硬要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那么孩子在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就会不困,从而延长入眠时间。
有些人可能觉得,延长入眠时间能对孩子有什么危害?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身体激素分泌的问题。
孩子要长高,就需要生长素,而它的分泌高峰期,一般在晚上10时~凌晨1时,以及早上的5时~7时,并且需要孩子处于良好的睡眠状态。
如果孩子在分泌高峰阶段没能入睡,那就会影响到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发育。
比如小白,就是这种情况,小学一二年级的课业不重,所以小白每天晚上有充足的时间睡觉,但是妈妈强迫孩子睡觉,就会导致孩子在晚上睡不着,从而在生长素分泌的阶段无法入睡,耽误了激素分泌,最终导致身高大受影响。
并且,这种对身高发育的影响,大多是不可逆的,因为孩子身高发育的时间短,每耽误一点,就少一点,很难弥补。
2)影响孩子下午的状态
午睡对于那些需要午睡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提神的好习惯”,但是对于不需要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坏习惯。
有些人可能会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下午午睡起来之后,发现浑身不得劲儿,并且大脑昏沉,似乎思考能力、记忆能力都被限制了。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睡得太多导致的。
根据专业人士的说法,不需要睡觉的时候睡觉,可能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代谢变慢等情况,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大脑。
当然,这种影响不仅仅针对大脑,同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孩子中午被强迫午睡之后,身体状态开始变差,下午上课的时候非但不会更有精神,还会变得昏昏沉沉,听课听不进去,考虑问题速度变慢,背诵课文也一直背不下,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耽误孩子的健康成长。
3)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任何时候,其实强迫孩子做某件事,都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哪怕是一些大人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
就比如午睡这件事,本来孩子没有任何的午睡意愿,而家长便采用各种方式来强迫孩子午睡,这就会降低孩子对于家长的信任感,导致家长带给孩子的安全感降低,甚至有时候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
如果家长在强迫孩子睡觉的时候,没有正面详细地回答孩子对午睡的问题,而是敷衍了事,还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认为家长不尊重自己、不关爱自己,甚至觉得家长“不想要”自己了,从而产生更加恶劣的心理因素。
很多时候,大人的一些看似很“普通”的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心理困扰。
比如大人开玩笑说孩子不是亲生的,有些孩子就会因此而离家出走等等,家长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究竟哪些孩子才需要午睡呢?
强迫午睡危害多,但是该午睡却不午睡,同样也会对孩子的状态、健康等造成不良的影响。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孩子下午上课的时候没精神、发困,从而出现上课听不进去、睡觉等情况,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那么,到底哪些孩子适合午睡呢?如果符合以下这些条件,就需要让孩子午睡了。
●晚上睡眠不足的孩子
午睡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对于晚上睡眠不足的补充睡眠手段,所以如果孩子在晚上没有“睡够”,就需要通过午睡来补足当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间。
一般来说,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大部分学龄前儿童,都是需要午睡的,因为孩子的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也就越长,晚上的时间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睡眠时长需求。
而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会开始变少,晚上的时间逐渐可以满足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长,那些作息习惯好、不熬夜、课业不重的孩子,就可能不需要午睡了。
比如那些在晚上八九点就睡觉,早上七八点再起床的小学生,晚上已经拥有充足的睡眠。至于那些熬夜、晚上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的孩子,还是建议午睡的。
●精力消耗过大,不午睡下午没精神的孩子
虽说孩子年龄越大,所需要的自然睡眠时长会越短,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孩子在上午的精力付出比较多,进行了大量的脑力或体力活动,身体的疲倦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中午不午睡的话,大脑和身体就得不到修正,会继续保持一种高负荷状态,而以这种状态在下午进行学习的话,效率将会很低。
但如果在中午午睡的话,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就会获得一定的休整时间,从而缓解身体疲劳,下午就会更有精神、体力来应对下午的各种活动了。
结语
午睡是一种具备两面性的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需不需要午睡这件事情上,一定不要一概而论。
而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午睡,给孩子创建最好的学习和发育环境。那么,你对午睡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