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成为三个孩子的“外包妈妈”,窥见富人家庭育儿真相……
发布时间:2024-09-06 11:35 浏览量:33
不知不觉,陪伴师作为一个小众新兴的职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悄悄火了。
聘请一个陪伴师,每天24小时和孩子一起学习、运动、玩耍甚至谈心,薪资每月高达数万,最高10万不封顶。
家长把孩子“外包”出去,摆脱繁重的育儿压力,把时间留给自己,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真的如此吗?
借此机会,我和几个为富人家庭工作的陪伴师聊了聊。
“外包妈妈”的入职条件: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在深入了解这份职业之前,我确实没想到,上海的陪伴师已经卷到了这种程度。
海本/海硕学历、雅思8分以上、精通多国语言、良好的原生家庭背景、情绪稳定、善于沟通、富有爱心……
如果第一学历不是海外TOP100高校,那至少也要是国内985/211。
图源 | 智联招聘网
除此之外——
有艺术特长优先(比如钢琴十级)
懂儿童心理学优先
参加过国际比赛优先(物理/化学竞赛、获运动奖牌等)
有过全职带国际学校孩子经验的优先
根据不同孩子的年龄,陪伴师还会细分为——儿童成长陪伴师(0-6岁);家庭成长陪伴师(6-12岁)。总之离不开一个核心:陪伴。
有人说,富人家庭的鸡娃方式翻新得真快!
也有人问,这不就是高级保姆吗?
事实上,陪伴师的工作内容,比高级保姆复杂得多。
接送上下学
全科辅导
家校对接
课外活动
习惯培养
思维启蒙
兴趣引导
当然,去医院看病、陪孩子旅行、参加同学生日会、安排周末活动……这些琐事也包含在内。上到学业规划,下至生活安排,事无巨细。
图 | 某招聘网站上,雇主开出的条件
强大的市场供需下,行业内部薪酬差异逐渐拉大(年薪20W-100W不等)。
求职市场中,应聘者的才华令人目不暇接——
陪伴师A:毕业于达特茅斯,五年国际学校从业经验,精通六国语言(包括英语、法语、韩语、西班牙语、日语、瑞典语);
陪伴师B:香港某大学硕士,熟悉国学文化,精通心理学;
陪伴师C:本科国内211学历,后留英2年,钢琴十级,擅长多门乐器。
一路看下来,真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他们仍然在试工的时候会遇到重重困难。
网络平台上,陪伴师们的“吐槽”一抓一大把。
之前刷到过一位小红书博主苗苗,试工一个半月,因为无法给4个月的孩子提供正向心理引导被辞退,后来才知道,他们家已经试了四五个老师了。
图源 | 小红书@苗苗-Aurora
她还详细地罗列了一整天的工作流程,简直密不透风——
▲上下滑动查看 图源 | 小红书@苗苗-Aurora
强压之下的“外包妈妈”们,究竟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家庭陪伴师生活现状
单身未育,独自带三娃
如今,成为一名合格陪伴师的条件越来越卷,单纯的海归背景已经无法满足雇主们的需求。
Alice说,从去年开始,她已经参加了不下10场面试,家长的需求五花八门,曾有一位雇主觉得她的英音不够标准。
图源 | pexels
Chen表示,他作为一位男陪伴师,在业内并不吃香。偶有雇主选择男陪伴师,通常也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运动素养。
在上一次和雇主的交谈中,Chen被问到是否精通皇室贵族礼仪。他打算再考几个证书,为自己增加竞业筹码。
在和陪伴师的交谈中,Susan无疑是我接触到的最成功的一位。
去年,她从美国藤校毕业回国,并没有第一时间急着找工作,在家休息期间,经亲戚朋友介绍,开始了家庭陪伴师的职业生涯。
她到的第一个雇主家,爸爸开了个创业公司,妈妈是全职母亲。她每周做六休一,负责陪伴两个女孩。
她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敦促孩子学习,检查各项进度,提高孩子的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但要了解家长的期望,还要兼顾孩子的感受。每当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她则是一个合格的“调和人”。
图源 | pexels
孩子的饮食起居,Susan也颇为操心,即使家里配备了两位司机和两位阿姨。
好在雇主人很nice,孩子们比较认可和依赖她。渐渐地,孩子们反而会跳过父母,偷偷跟她讲一些心里话。
她离开第一位雇主家不久,还收到过孩子发来的信息,问她什么时候回去和大家聚一聚。
后来,Susan去了一位金融大亨的家里工作。由于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老人带娃有点力不从心,Susan需要包揽三个孩子的一切事务,充当监护人。
Susan表示,未婚未育的她,提前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角色,时常感受身心俱疲。
清晨6点,她率先起床,打理完毕后,将孩子从睡梦中叫醒,洗漱、换衣、准备早餐、检查用具、送去学校……
白天更不得闲,她需要备课、采买所需用品、核对每个孩子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处理“家委会”事务、了解每个孩子的动态……
三个孩子放学后,是她每天最忙碌的时刻,基本10点半以后才能上床休息。
周末,她带着孩子们分别去不同的兴趣班,和老师们交流问题并一一记录。一不小心哪个孩子生病了,更是焦头烂额。
图源 | pexels
谈及富人家庭的鸡娃现象,Susan坦言:“没有太强烈的感觉。”
“至少没有看到哪个孩子做作业到深夜,或者不愿意学什么课程被强行送进补习班。这些孩子的教育规划会更精细一些,更注重发掘天性。”
做陪伴师这几年,Susan感觉她只是在陪孩子生活,而非“鸡”孩子长大。
父职/母职长期外包
是家庭教育的进步还是倒退?
有人问,将父职/母职长期外包,是家庭教育的进步还是倒退?
事实上,家庭陪伴师这一职业早已流行于全世界的很多国家。
以英国为例,根据统计,英国的私人家教行业产值每年高达六十亿英镑,“家庭陪伴师”(家庭教师)也是英国最早出现的职业女性群体之一。
英国富豪圈的父母们为孩子的教育激情投入
图 | 纪录片《骄奢父母》
陪伴师这个名字,本质上寄予了事业繁忙的父母太多期望,但最终教育效果有待观望。
Yumi在业内有长达七八年的从业经验,她说,她曾服务过一家雇主,家长总是嫌弃孩子做事拖拉,写作业磨蹭。后来,她通过和小朋友竞赛的方式改善了不少。
暑假的时候,全家一起出游,原定八点出门,她和小朋友早早等在门口,爸爸妈妈却足足迟了半小时。
“当时小朋友挺生气的,问我,他们凭什么要我快一点呢?”
Yumi表示很无奈。
“有时候父母会觉得,聘请一位负责任的陪伴师,他们再偶尔花点时间和孩子互动,就万事大吉了,没有意识到‘动态陪伴’的重要性。”
如同“家校共育”中不可或缺家长角色,家庭教育亦是如此。
图源 | pexels
上海协和教育总校长卢慧文曾在IEIC大会上表示:孩子8岁之后,更希望从父母身上看到可以让他仰望、崇拜的地方,在他碰见困难的时候,从父母这里寻找到有意义的人生指导,而不仅仅只是吃饭、睡觉等物理上的照顾。
快餐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寻找平替,包括父职与母职。
当专业的陪伴被明码标价,孩子的情感空缺如何弥补,也许在未来将成为家庭教育中的显性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中不断面临着全新挑战,10月26日,第七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将在上海开幕,大家可以提前预约,前往线下交流。
届时,平和、世外、协和、领科等沪上名校长带着先进的育人经验与大家见面,分享前沿教育资讯,共探孩子升学之路。
10月26日·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第七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内容素材参考自小红书、凤凰网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