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女人的一生:给老公当妈,给妈当老公
发布时间:2024-10-17 20:50 浏览量:34
刚结束了和妈妈同游的国庆,身心俱疲的我一边上班,一边想起来前段时间上网冲浪时看到的一句话:
简单理解一下,意思是身为女儿,往往在和妈妈的关系里,提供了更多伴侣性的支持,比如倾听她的烦恼、关心她的感受,在她需要的时候提供足够的帮助。
这么一看,可够累了......结果等到结了婚,好多女性不仅还在给妈当老公,还得在婚姻关系里成为老公的妈,比如更勤快地收拾家务、替小家庭考虑各种人情往来和统筹经济财务。
图片来源:《年少日记》
给另一半当妈倒还好解决,直接撂挑子不干或找对方好好掰扯掰扯就行。但在给妈当老公这件事上,情况会更加复杂。
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父母总会和孩子分享超出孩子年龄所能承担的内容,比如自己在工作、亲密关系和未来发展上的困扰,并希望孩子去承担支持、帮助解决这些困扰的功能。
家庭中,情感错位一旦发生,将会给亲子双方都造成隐秘而重大的负面影响。
情感错位,
往往是全体家庭成员的合谋
一方面,不少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需求与动机,尽管 ta 们其实从不想伤害孩子[2]。
其中最常导致情感错位的情况,是单亲家庭或父母有一方长期缺位(如出轨)。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迫于情感创伤还是生活压力,被「落单」的父母都有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从孩子身上持续大量地「索取」情感支持。
但充满了危险的部分是,假设孩子正处于高度需要父母照顾的强依恋阶段,为了在家庭中得获得足够的安全感,ta 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压抑自己的需求,优先满足父母的。
图片来源:《年少日记》
令人难过的是,现实生活里孩子的这种自我压抑和讨好,并不能换回爱,反而进一步唤醒了父母对另一半的怨恨,从而使得自己被迫陷入更深的内疚困境——「是我做的还不够好,无法弥补妈妈(或爸爸)所受的伤害」。
*注:不是所有的单亲家庭都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因为 ta 们自身在过去的成长中,从没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没有被父母满足过,进而也无法正确去回应孩子的需求。
跳出家庭内部,情感错位的广泛发生,也与社会文化密切关联。
开发了CEIS(Childhood Emotional Incest Scale, 儿童情感错位量表)量表的研究者们指出,情感错位往往更频繁地出现在特定的文化类型中。以土耳其文化为例,其倡导:
1)与孩子们讨论身为父母的日常担忧和家庭困境;2)相比于主动提需求和追求独立,更弘扬团体的亲近和忠诚;3)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延伸,也是父母们未来的照顾者。
不难发现,在这种父母高度参与、控制孩子生活的文化下,亲子边界会被模糊乃至剥夺[3] 。此时,孩子几乎被父母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更像是所属品,而不是真正独立的个体。而这恰恰是滋生情感错位的土壤。
对应到东亚文化,类似的情况则更加频繁地体现在母亲而非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中。
主要原因在于,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男性会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去外面挣钱养家上,而忽略对伴侣的情感支持。同时作为妻子的女性,常常从小就被要求要善解人意,所以她们往往很难对此提出抗议或做出改变,不然就被评论为矫情。
久而久之,妈妈们常常会下意识地转而以「孝道」的方式,从孩子那里索取情绪的缺失。而相比儿子,同为女性的女儿天然会和母亲更加亲近,也更容易被视为母亲生命的延续载体。
图片来源:《浪漫这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女儿们来说,这样的情感错位最初发生时,伴随的不总是困扰或痛苦,相反有时候可能带来一种「我是被选中的」特别感。当妈妈总是和自己分享所谓「成年世界才懂的事」,似乎「我比同龄人更早地成熟」,「我和妈妈的关系也显得更加亲密」。
因此某种程度上, 家庭中的情感错位,往往是由丈夫的缺位、妻子的无助与孩子的依恋需要,所相互完成的一场合谋。
通常来说,情感错位的家庭相处模式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父母给孩子取不恰当的绰号,垄断孩子的个人生活。“我出生时,妈妈没有额外的精力照顾我,她把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哥哥身上。我家有两个固定组合,我妈和我哥,我和我爸。我妈爱叫我哥小王子,我爸叫我他的宝贝。
我和妈妈的关系不怎么好,她似乎总对我充满敌意。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我要么待在房间里,要么去小区花园里坐着等他回家。我童年几乎没有任何朋友,除了上学,我都和爸爸待在一起。等到上大学以后,我和爸爸每天早上都会打视频电话一起吃早餐。”
——玛利亚,女
父母向孩子过度分享自己的创伤和倾吐情绪,并要求孩子提供持续的回应和关注一开始给我妈当老公是自愿的。因为我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她又快退休了,看着别人老公孩子都在身边,她总是很寂寞。
后来她频繁地来我工作的城市,跟我吐槽同事,谈起和我爸相处的糟糕往事。比如孕期就开始冷暴力,抛下我们母女俩一声不吭出外深造。其实,从小到大,我妈就提过许多次想离婚,但每次都说为了我忍忍。
最近,我们一起看了出走的决心,我也劝她正式考虑分开的事情,因为我也大了,不必再为了我缩在不幸的婚姻里。但她最后总是,‘我就和你说说’。
可我不想再当你老公的替身了,我心里想。尽管至今为止,我也还是他的替身。
——薯条,女
父母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想了解孩子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孩子没有适龄隐私。我爸属于那种想在我身上安监控的。小时候我跟朋友出去玩,隔1小时他就要来电话问一下回家了没。有时候,他自己外出,也要问我有没有乖乖回家。
后来我谈恋爱,他也问得特别细,我说涉及到女朋友的事情不方便说,他理解这个部分也不会再追问。
结果等我结婚,他又开始每天要给我打电话,问我工作、问我家庭生活、问我朋友,我妈和他说要给我点空间,我是个成年人了,但他就是忍不住要问。
——竞,男
图片来源:纪录片《I just killed......》
父母可能通过内疚或情感威胁等操纵方式,让孩子被迫和自己保持亲近。爸妈在我3岁时就离婚了。爸爸完全离开了我的生活,我和妈妈之间的关系陷入了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困境。
妈妈变得很容易出现自残行为,也会伴发性的卷入惊恐状态里。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不想让妈妈再陷入这两种状态里,所以才暗自压制了自己所有的需求。
长大后,我的心理咨询师指出我的这种压制,其实是因为妈妈总是向我强调「不要生我的气」、「不要因为我的痛苦而感到难过」。
我不被允许在这个家里表露任何的负面情绪,因为妈妈不仅没有能力支援我,还需要我持续不断地承接她的负面情绪。
——小P,女
父母打破性隐私界限,谈论自己的私生活或评论孩子发育中的身体。“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性话题。我在5岁的时候就知道了所有关于性的事情,并且知道我妈妈睡过的每一个男人,性生活是怎样的以及其中的细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涉及到隐私时,这个界限变得更加模糊。我经常被告知,她有权看我的裸体,因为我是从她的身体里出来的,好像这把我的身体归于她的某种所有权……”
——π
读到这里,如果你意外地发现自己也有过情感错位的经历,请记住,今天的文章,是希望通过不断发展的家庭治疗观念,去帮助大家判断、理解和改善过往的成长模式和家庭环境。但绝不是为了定义或苛责父母曾经不可避免、无意识中犯下的错误。
当过去那些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家庭相处方式,如今被贴上“错乱”、“失调”的标签,它的意义不在于去追究谁应当来为后果买单,而是为了找到一个崭新的视角去重塑我们与家庭的关系,真正走出可能由情感错位带来的心理创伤。
那么童年遭遇的情感错位,将会继续悄无声息地在成年后,给我们造成哪些更隐秘、深远的影响呢?
经历错位,如同推倒了关系里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对于个体来说,情感错位带来最显著的破坏体现为你在各类「关系」中的表现。
1.缺乏自我意识和边界感。
不论是亲情、爱情或友情,在一段关系中你难以区分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 经常容易将自己的主观感受、猜测,与对方的客观情况混为一谈。
比如,当伴侣情绪低落时,你会不自觉地焦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即便伴侣已经明确表示跟你无关,也不需要你提供额外的帮助,你也认为自己必须为 ta 的情绪负起责任。
从童年、青春期到成年,你也常常因此在与朋友的相处中感到无所适从,你会因害怕失去认同,用过度付出甚至用讨好的方式来迎合对方的需求,以维系友情。
2.无法及时从错误的关系中抽身。
健康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但经历情感错位后,你或许无法把握关系的这一本质,从而造成你容易过度依赖对方、高估这段关系对你的重要程度,同时压抑自己情绪和需求的结果。
即使这段关系已经不再能够给你带来积极的体验,甚至更多时候令你痛苦,但你却始终无法对此做出改变,并害怕离开。
图片来源:《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3.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无法觉察和表达内心的真实需求。
尽管你在关系中感到很不舒服,你却往往讲不清楚问题具体出在哪儿,也理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更不知道怎样做出调整和改变。
时间久了,你会因一直无法被对方看见和回应,逐渐在关系中感到孤立无援。当内心的疲惫感加剧,你最终希望保持和对方的心理距离,使得本该能够为你提供情感支持的亲密关系,变得疏离、脆弱。
这意味着,情感错位不仅影响了你与他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你失去了与自己的联结。
4.容易内化父母的负面情绪,并被淹没其中。
进入亲密关系后,你会不自觉地将父母的需求,置于伴侣和自己的需求之上,导致亲密关系失衡。
与此同时,当与伴侣发生冲突时,你更容易体验到极端的负面感受,会被糟糕的情绪迅速淹没,没办法跳出来去理性客观的看待,甚至在面对自己的情绪时感到恐惧。
这是因为, 你早已无形之中内化了曾经来自父母的消极情绪。
此外,如果你进入了婚姻,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更要警惕由情感错位导致的投射,即把当初对于父母的错位念头和假设,投射在伴侣身上,总是在出现负面情绪时选择自我压抑、自我内疚,深深地陷入又爱又恨的矛盾感之中。
不少女性甚至在面对生育选择时,也容易受此困扰,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害怕孩子以后也会重复自己的痛苦。
图片来源:《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
要想打破错位循环,可以分三步来重建边界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情感错位的修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需要我们逐步觉察自我需求,重建健康的情感边界。我们邀请到了 咨询师岳菲,分享在她的临床咨询过程中,那些对于经历过情感错位来访者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走出情感错位的困境,逐步恢复内心世界的稳定与平和:
step1:重新认识父母的角色,调整内在认知
许多经历过情感错位的人都会习惯将父母视为脆弱的存在,认为必须全心全意照顾 ta 们的情绪与需求。其实,父母也是成年人,ta 们完全有能力独立面对和解决自己的困境。
接受这一点可以减轻你承担过多责任的压力,也是改变的起点。
step2:划分三个情感区,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界限
舒适区:你感到轻松愉快的互动。适应区:虽然做出了一些妥协,但你依然能接受。非舒适区:让你明确感到无法接受的要求或行为。step3:理解文化的限制,探索合适的相处界限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亲情关系往往被放在首位,设立边界可能会引发内心的冲突。然而,设立合适的界限并不是要切断与父母的联系,而是为了在保持亲情的同时,不失去自我。
图片来源:《浪漫这一家》
最后,想再一次同屏幕前的你说:
对超出能力范围或令你感觉糟糕的请求,大胆说“不”,并不会破坏你和父母的关系,反而可以减少不健康的情感负担。
哪怕一开始你可能需要面对父母强烈的情绪反应,但也请坚定地相信,作为成年人 ta 们有能力去处理自己的感受,主导自己的决策。
因为「拒绝」这个动作,本就是属于你的权利与选择。它曾经被剥夺,但你随时有机会去重新拿回来。
记住。 拒绝本身,比方法更重要。
以上。
今日互动
你经历过「情感错位」吗?
为了走出错位的情感关系,你做了些什么?
References:
[1] Love, P. (2011). The emotional incest syndrome: What to do when a parent's love rules your life. Bantam.
[2] Raypole, C., Brito, J. (2022). How to Recognize and Heal From Emotional Incest. healthline.
[3] Çimşir, E., & Akdoğan, R. (2021). Childhood Emotional Incest Scale (CEIS): Development, validation, cross-validation, and reliabil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8(1), 98–111.
本文关键词:情感错位、情感区域、亲密关系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作者/纯纯、七条
知我心理入驻咨询师 / 岳菲
美国心理咨询硕士,波士顿St. Elizabeth Medical Center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业十二年,临床工作经验超过8000小时。
专业支持/岳菲
编辑 / KY主创们
排版/ 乌龙
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包括:即时咨询、心理教练、心理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