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 , 过度强烈的挣钱欲 , 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
发布时间:2024-10-25 17:38 浏览量:31
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
“不是我不努力,是现实太残酷。”——张姐,35岁,两个孩子的妈妈,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的微信头像从一朵灿烂的向日葵,换成了一张黑白的剪影,话语里少了几分以往的阳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生活压弯了腰的疲惫。
“现在没钱,就等于没了底气。”她说这话时,眼神有些涣散,望向了窗外。窗外的车水马龙与她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张姐在一家外企做行政工作,按理说,收入不算低,但疫情三年让她的工作变得不再稳定,房贷、车贷、孩子的补习班费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她的肩头。“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琢磨怎么多赚点钱,不然根本睡不踏实。”
心理学博士:不开心有三大原因
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前院长,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专家,曾在公开课上谈到,当今社会很多人不开心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实际收入的减少、心态的调整、对将来的未知。
张姐的故事,似乎正与彭博士的分析不谋而合。
实际收入的变化
“我一直觉得,钱能解决90%的烦恼。”张姐说这句话时,语气里透露出一种无奈。她回忆起刚毕业那会儿,哪怕工资只有几千块,也觉得生活充满希望。那时她住在租来的小房子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总是让她有种满满的成就感。
然而,这几年,张姐的收入从最初的稳定增长到如今的停滞甚至下降,生活的重担逐渐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开始怀疑:为什么自己越努力,越感觉不到幸福?
彭凯平引用了卡尼曼的观点,人们对失去的敏感远远大于得到的感受。张姐对此深有体会,“当薪水下降时,那种焦虑和无助感,比升职加薪带来的喜悦更强烈。”她说,自己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因为加薪而感到开心是什么时候了,但她清楚记得,疫情期间公司裁员时的恐慌和不安。
“当你觉得努力换来的收益越来越少时,你的内心就会开始动摇。”张姐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用力压制住内心的焦虑。
心态的调整
张姐知道,自己需要调整心态,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异常困难。
“我每天都告诉自己,钱不是生活的全部,可是现实总是让我打脸。”她苦笑着说。有时候,她会尝试通过看电影、听音乐来放松自己,但每当放下手机,现实的压力又如影随形地袭来,让她无法真正享受片刻的宁静。
彭凯平认为,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心态,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挣钱上,而是通过一些其他方式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张姐曾试图按照这个建议去做,她给自己买了几本书,也报名了一个插花课程,“可是,当你坐在那儿看着花,却突然想到下个月的信用卡账单时,那种心情,真的很难描述。”她自嘲般地笑了笑。
“也许我只是还没找到那个平衡点吧。”她耸耸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期待。
对抗不确定的未来
“未来?谁知道呢。”张姐的声音低沉下来。她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几乎成了她每晚失眠的原因之一。
彭凯平提到,不确定的未来会给人带来消极情绪,尤其是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情绪会被放大。张姐对此深有感触,“每次看到房贷还剩20年,心里总是觉得沉甸甸的。”她坦言,自己很难对未来有太多期待,因为每一天都在为眼前的柴米油盐奔波。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日子还是要过,孩子还是要养。”她的语气里有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得不面对的坚强。
张姐知道,她无法控制未来的走向,但她也明白,自己需要学会从当下的生活中找到一些乐趣和希望。她开始尝试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天只关注工作,不去想房贷;或者是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而不是一边刷手机一边敷衍。
“也许这样,心情会好一点吧。”她笑着说,眼里闪烁着一丝光亮。
彭凯平的观点,像是一剂良药,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为张姐这样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些心灵的慰藉。她知道,自己的生活不会因为一篇文章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也明白,无论如何,生活总会继续。
“别太专注于挣钱这件事本身吧。”张姐想起彭博士的这句话,决定从明天起,给自己放个假,去和朋友喝杯咖啡,聊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