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当宝妈遇到了乙肝,如何应对呢?
发布时间:2024-10-10 02:02 浏览量:7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云南防艾”进行关注。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简称乙肝,其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母婴及性接触传播,而母婴传播是导致婴儿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即HBV阳性孕妇在妊娠期或分娩过程中将HBV传染给新生儿。
HBsAg阳性持续>6个月,肝功能正常,称为慢性HBV感染。
幼年获得的感染通常会变成慢性感染;出生第1年、1-5岁儿童、成年感染的慢性进展率分别为80-90%、30-50%和
孕期乙肝若控制不好,可进展成急性肝炎甚至重型肝炎。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怀孕与病毒性肝炎是如何相互影响。
#1
妊娠与病毒性肝炎的相互关系
01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加重肝负担,易感染病毒性肝炎,使原有的肝炎加重。重症肝炎的发生率较非孕时明显增加,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妊娠期新陈代谢明显增加,营养消耗增多,不利于疾病恢复。
2
雌激素增多,在肝内灭活并妨碍肝对脂肪的转运和胆汁的排泄
3
胎儿代谢产物需在母体肝内解毒。
4
并发妊高征时常使肝脏受损,易发生急性肝坏死。
5
分娩时体力消耗、缺氧、酸性代谢物质产生增加,加重肝损害。
02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1
对母体的影响
早孕反应加重;晚期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娩时,产时产后出血率增加。若为重症肝炎,常并发DIC,出现全身出血倾向,直接威胁母婴生命。有资料报道病毒性肝炎孕妇病死率为18.3%,明显高于非孕期肝炎对照组的5.6%,其中重症肝炎14例,发生在妊娠晚期的8例中死亡7例。国内另一资料报道病死率为1.7%~8.1%。
2
对胎儿的影响
孕期患病毒性肝炎,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低体重儿增加。有资料报道,肝功能异常孕产妇的围生儿死亡率高达46%。
3
对母婴传播的影响
其传播情况因病毒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乙肝HBV宫内感染。
✦
•
✦
既然怀孕会诱发甚至加重肝炎,肝炎又会对宝妈及宝宝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处理 三个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如何防治,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更好的保护宝妈的健康;另一方面,如何让新生的宝宝们避免乙肝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最后一方面,生完宝宝后还需要做什么,能哺乳吗?下面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
#2
乙肝宝妈孕期什么情况需要治疗
若不能进行HBV-DNA检测或无检测结果,可根据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结果于孕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
#3
抗病毒治疗药物如何选择
推荐孕期口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或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TAF)阻断母婴传播。
#4
乙肝孕妈分娩后新生儿如何预防
预防围产期传播 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 新生儿暴露后预防。
暴露后预防包括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出生时开始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所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包括慢性HBV感染) 出生后12h内尽早接种1针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0µg酵母疫苗或20µg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疫苗),并在 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
低体质量儿或早产儿,若生命体征稳定则在出生12h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 若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
儿童在完成最后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应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明确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5
乙肝孕妈分娩后如何做?
产后可否母乳喂养?
01
孕期 符合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孕妇,产后继续抗病毒治疗并进行随访监测。
02
孕期 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且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产后即刻至产后3月停药不增加肝脏生化指标异常的风险,停药者应密切监测肝脏生化学和HBV DNA定量等指标;
若此类孕妇抗病毒治疗期间HBV DNA和HBeAg水平下降明显,预期继续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产后可继续抗病毒治疗。
03
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在接受联合免疫后,可以母乳喂养;
产后继续TDF或TAF治疗者,可以母乳喂养。
- 上一篇:从经典到创新:探索小鹿妈妈牙线的丰富系列
- 下一篇:60+妈妈10套秋季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