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照片中的TA|殷老师家的亲子照:穿越44年的爱与陪伴
发布时间:2024-10-16 17:24 浏览量:1
1980年,上海闵行中学教师殷学雷(左二)在家中和女儿做折纸游戏。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 摄
1980年,在上海闵行一户居民家中,新华社记者拍摄了这日常又温馨的家庭瞬间——
那天,殷学雷回到位于工人新村的公婆家。公公看报纸,婆婆做衣服,活泼可爱的女儿拉着妈妈,要展示幼儿园教的折纸手工。一家三代其乐融融的瞬间,被摄影记者的镜头定格。
照片中,当年上海居民家中常见的蝴蝶牌缝纫机、华生牌电风扇、大衣橱、方桌的玻璃板下铺满家庭照片……这些物件和摆设,在那个年代的“过来人”眼中,熟悉又亲切。
照片中的殷学雷今年已77岁,当年的小囡马赟已是中年。这张老照片像时光的钥匙,打开了母女俩的记忆之门。
9月28日,殷学雷与女儿马赟在家中回忆往事。
9月28日,殷学雷和女儿马赟观看一幅女儿儿时的画作。马赟属虎,这幅画殷学雷多年来一直摆在桌上。
1980年,上海的人口已超过1000万。上海市陆续在郊区兴建卫星城,集中了一批大型企业和居民区,闵行是最早建成的一个。
殷学雷当年是闵行中学的语文教师,丈夫是上海汽轮机厂医院的医生,女儿马赟在上幼儿园,公公婆婆已从汽轮机厂退休。公婆一家住在工人新村的两室户,殷学雷一家三口住在约9平方米的一室户,虽然都不大,但居住条件比上海市区的居民家庭要好一些。
殷学雷的工作比较忙,尤其带毕业班时,经常顾不上家里。她的丈夫承担了大部分家务,买菜、做饭、打扫,都不用她操心。
20世纪90年代,殷学雷与学生们在校园中合影。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1984年,殷学雷一家三口的合影。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1992年,殷学雷的丈夫在新居的厨房烧饭。那一年乔迁新居后,他们家有了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1992年,殷学雷家迎来两件喜事:一是乔迁新居;二是马赟考上大学。他们从工人新村搬进了位于闵行滨江的高层楼房。当时的滨江还较偏僻,江面上渡轮的鸣笛不绝于耳,对岸是一片农田。但是,自家有了独用的卫生间和厨房,女儿有了自己的房间,这让殷学雷一家心满意足。
殷学雷家紧邻江边的楼房(10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
9月28日,殷学雷与女儿马赟在自家楼房眺望闵浦二桥。
马赟高考考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前身)。毕业后,马赟进入外企工作。20多年来,她所在的公司从奥地利一家公司驻上海的代表处,发展到在国内投资建厂,现在成为亚太地区总部,她自己也从一名业务员成长为商务部门主管。
不仅事业上小有成就,马赟在生活上也颇为美满——结婚、生子,日子过得有条不紊,如今一家四代其乐融融。
1999年,马赟新婚之日母女俩的合影。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2002年,殷学雷从闵行中学退休。站了30多年的讲台,她尤其重视对外孙的教育。在外孙顾名骐的记忆中,小时候外婆总是耐心地教他学数数、识字,陪他学钢琴;外公则在厨房忙着烧菜,最好吃的是红烧鳝鱼和小馄饨。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9月,殷学雷的丈夫突发疾病去世。这个和美幸福的家庭陷入至暗。殷学雷的精神和身体经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那段灰暗的日子里,马赟忍着失去爸爸的悲痛,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但每个周末一定回闵行陪着妈妈。
9月28日,殷学雷向女儿学习如何在直播间下单购物。
9月28日,殷学雷在家中准备烧菜。
9月28日,殷学雷在家查看健康养生知识笔记。
如今,殷学雷独自居住在闵行滨江的家中。擅长学习的她学会了用手机买菜、购物、叫车、发快递,生活挺便利。
女儿让她去市区的家里同住,她坚决不肯,“虽然房子老了旧了,但周边环境越来越好了”。闵行滨江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闵浦二桥横跨两岸,楼下就是公园和滨江步道,生活就医都方便。
9月28日,殷学雷与女儿、外孙在上海闵行滨江步道散步。
9月28日,殷学雷与女儿、外孙在上海闵行滨江步道散步观景。
10月4日拍摄的上海闵行滨江与闵浦二桥(无人机照片)。
马赟带领着公司的团队,需要打拼和闯关,职场压力不小;外孙顾名骐即将从复旦大学毕业,并保送至清华大学读研,就要离开上海。对于晚辈们的生活和选择,殷学雷抱着平常心,只希望他们“勤勤恳恳,平平安安”。
9月28日,马赟帮妈妈殷学雷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
40多年里,殷学雷一家的经历并不特别,与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家庭相似。岁月荏苒,人生漫漫,正是亲情的滋养、爱的陪伴,让每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变得不凡。
听殷学雷讲述老照片的故事
↓
统筹:宋为伟 韩芳
记者:刘颖
制作:陈恩琪 刘琼
新华社摄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