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爱得太过窒息,恰恰反应了我们的爱无能
发布时间:2024-11-01 16:54 浏览量:3
《再见爱人》播放到现在,每一对夫妻都有一些让人觉得十分炸裂的点,可谓别开生面,留几手炒股亏掉妻子妈妈的一套房,杨子的爹味隔着屏幕扑面而来,而相比于这两对夫妻,麦琳和李行亮的婚姻好像显得不是那么张扬、剧烈和狗血,甚至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有点甜,让人怀疑是不是上错了节目,应该去恋综。
之后有点平淡,然后便是麦琳遭到了多数人的非议,她那窒息般的控制欲似乎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她埋怨自己没有新衣服,家里的衣橱里几乎一大半都是李行亮的衣服,自己的衣服也都是穿了很多年的,可是当李行亮提出给她买衣服或是解决衣柜问题时,她又拒绝,把李行亮买回来的衣服退掉;
家里的经济都掌握在她的手中,但是她不舍得给自己换一部手机;
她非常节省,家里的垃圾桶是塑料油漆桶,家具大都是房东留下来不要的,甚至冰箱也是朋友家不用的;
当她和李行亮在沟通时,她总说的一句话是李行亮不理解她,没有听到她在说什么。
她说如果不是真的对李行亮喜欢、有情感,她早就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了。
如此种种,透过影像,我们看见的是麦琳似乎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尴尬的处境,她对现状不满,但是老公又无法真正理解她,她总说其实她和李行亮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只不过这几年争吵的矛盾比较多,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在新一期婚姻中的零分时刻,麦琳和李行亮发生了争吵,麦琳又把自己放置到了一个没有出口的位置,她反复强调“你真的有在听我在说什么吗?”时,我猛然理解了她,她真正想要的或许从来都不是物质上的丰裕,而是情感上的绝对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当麦琳一遍又一遍输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时,李行亮依然用他那缜密的逻辑思维回应她,她的那种抓狂和无奈。
麦琳没有错,她要的是爱,而爱太抽象了。道理谁都明白,逻辑思维也能训练,但是发自内心的关心、重视、心疼,却很难。
观察室的嘉宾、网友、甚至李行亮自己都为自己解释:我哪里不爱她了呢?我平时也会给她买靠腰垫,冬天的时候给她买护手霜,她生日的时候给她精心准备了惊喜,这些不都是爱吗?这就是李行亮眼中表达爱的方式。
但是别忘了,爱是抽象的,感性的,剧烈的,是一个人无意识地将另一个人放在内心的感觉,麦琳想要的从来都不是经过她的提出需求之后李行亮的配合,她想要他发自内心的关爱,她想要他可以主动地、先一步地对她上心。
爱不是分工、也不是合作,爱没有那么多理性可言。麦琳是真的爱李行亮的,所以她可以说出:亮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我的梦想就是亮子可以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是很感动的,一个只有真心爱着对方的人,她才会真诚地觉得“ta快乐,就是我快乐。”
这是多么美好纯粹的爱啊,现在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不计后果,不计代价地这样去爱一个人?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对方的梦想看得比自己还要宝贵?
人人都渴望爱,但是多数人都害怕去爱,多数人都在权衡利弊,永远给自己找寻好退路,但是爱,只给予同样陷入爱重,付出爱的人。
李行亮的爱,一定没有麦琳多。于是,麦琳总是会在李行亮做一些家务,带孩子的时候想着会不会累着他,总是会想着他是不是没有吃饱,这些远远没有买礼物、大张旗鼓地示爱来得喧哗张扬的惦念小事,却令我深感动容,因为有爱,才会时刻挂念,总是心疼。
可是大家节目看到现在,都觉得麦琳的爱太窒息了,妈妈式的绝对控制,甚至有点pua。但是我相信,麦琳的爱不是一开始才令人窒息的,她一开始的爱是多么纯粹美好,真正的爱一定是悦他的,她完完全全是一个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可以做任何事,愿意陪伴他一起同甘共苦,可以说李行亮的成功以及他的现在是离不开麦琳的鼓励、支持、照顾和爱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曾经那么让李行亮享受其中的爱,现在却变成看一种控制?婚后,拥有两个孩子的麦琳,当起了全职太太,而李行亮继续在写歌,可以说,麦琳承担起了除了照顾李行亮之外,更多的家庭责任。
这里我觉得有一个暗含父权制中父亲缺席的讽刺的点,李行亮说他在家写不出歌,于是他自己出去外面住了一个月,这个月里他写了好几首歌,他感觉从来没有这么自由和开心过。从李行亮的叙述中,我们很容易感觉到是因为麦琳所在的这个家庭没有给到他支持、放松的感觉,所以影响了他的创作。
但是,家庭环境和氛围不仅仅是是女性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当一位男性在家中看着她的妻子和儿女感到心烦、不自在,不自由,于是选择逃避,这真的是一个好的举动吗?
很多人开始将麦琳和李行亮的互动换化为妈妈和儿子的模式,一个控制欲强的母亲,一个压抑型的儿子。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换化,虽然早期的母婴关系、原生家庭确实影响着我们之后的情感模式、性格等,但是如果我们遇到所有的事情都将其还原成母婴关系,我们的视线便很容易受限,甚至不经意间默认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无论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有多大,当ta18岁,ta便成年了,之后一切的问题都需要将彼此放置在一个独立个体对应着另一个独立个体上。
而在关系中,我们自己更要将自己放在这样的位置上,我们才能焕发出更强大而平衡的力量,如果你认为自己很弱,把自己放在儿子或者女儿的位置上,那么你就是处于弱势的、没有绝对的话语权的,需要“听话”的,被“控制”的,反之亦是。两个人的关系是彼此“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李行亮真是一个情绪稳定,懂得解决问题的人。但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人,太过纯粹的理性,可以说是一种压抑,也是一种冷漠,想想看,当一个人在你目前情绪失控、过于袒露自己的脆弱和情感,诉说着自己的需求时,对方依然很理性的在分析该如何解决这个事情时,你的内心是不是会觉得有些失落,好像一把明艳的火,碰上了一鼻子灰。
情绪上头的人,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想要的或许从来不是他们口中说出口的内容,而是希望看到对方可以给予自己同样的情感回馈,可以为自己喜,为自己悲,心疼自己。
所有的情绪背后,都是在诉说爱,只是用了一种爆裂的具有破坏力的方式,当你看清这种声势浩大的背后只不过是一只捧着一颗真心的纸老虎时,你还会害怕吗?
可以看见、懂得、理解、心疼对方的情绪其实很重要,当两颗真心相互碰撞的时候,当一个人真正可以理解另一个人时,不急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解释时,此时无声胜有声。
爱到极致是可以无言的,拥抱、亲吻、眼神的对视,就足矣。
当一个人总是抱怨,反反复复,ta说的,其实都是爱。
在我眼中,李行亮看似是一个温柔体贴,处处记得麦琳的好的一个人,但可能也是最冷漠无情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麦琳是完全有爱一个人的能力的,她近乎完全地敞开自己,用自己的本能去爱着李行亮,相比之下,这凸显了现在许多人的爱无能。
我依旧相信麦琳的爱是本真纯粹的,只是李行亮并不是如她一般的人,当一个人满腔爱意表达,另一个人不动声色,或许没有人能做到真正自洽,而一旦不自洽,所谓的控制欲,“妈感”便出现了。
最后,希望麦琳可以多爱自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