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孩宣称自己是“富二代”,父亲:爸爸不希望你被妈妈影响,将来能有出息

发布时间:2024-11-07 00:32  浏览量:5

2020年,衡阳工厂老板张青,想让16岁儿子,将来能把家族发扬光大,可离婚后,儿子却在外宣称自己是“富二代”,他对儿子说:“爸爸不希望你被妈妈影响,将来能有出息。”

衡阳68岁的张青,是一家塑料厂的老板,手下拥有20多个工人。他不抽烟不喝酒,待人勤勤恳恳,做事认真,靠着白手起家打拼多年,好不容易才成为一家工厂老板。

1988年,张青的第一任前妻病故后,丢下年幼的两女一儿,他自己也患有重病,病好后再也无法干重体力活。为了不让儿女们跟着吃苦,他不想再婚,便带着三个子女,前往外地打工。

直到儿女们成家后,事业有成的张青身边有不少追求者,小他12岁的前妻吴秀也在其中。吴秀年轻漂亮,但性格强势,婚后两人的生活少不了磕磕碰碰,尤其是吴秀生下儿子张墨后,想在家独揽大权。

每次,张青在工厂宣布该由谁今天上早班时?吴秀常在旁边持反对意见,就连去工厂巡查走路,她都会趾高气昂地带头走到丈夫前面,总想让人知道她是老板娘。一天,吴秀对一个才上过夜班的工人说:“今天你来上早班吧?”张青连忙反驳说:“他才上过夜班,怎么能接着上早班?不吃饭怎么上班?要不你给他煮点早饭吃?”

想不到,吴秀竟公开说:“我是老板娘,凭什么还要做饭给他吃?”这名工人听完后,脸上立刻露出不高兴的表情,头也不回地离开工厂,再也不肯回来上班了。

就这样,塑料厂在吴秀的这种管理下,很快连工人都走光了,导致无法继续运转,生意也大不如从前。

这时,两人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儿子的抚养权归吴秀,张青一年出15000元抚养费,直到儿子大学毕业。

由于房子属于张青的婚前财产,离婚时,吴秀被净身出户,但她没有去处,只能和儿子暂住在张青的两层小楼里。当初两人约定,如果吴秀想继续住在张家,就不许带着男人进门。

2020年的一天,在外的张青意外听朋友说起,前妻和一个男人手牵手散步。张青气愤不已,让她赶紧搬走,不要带坏儿子。

吴秀吓得搬出了张家,和男友在外租了套房子,将儿子丢在张家,一住竟长达半年。

对于前妻的这种做法,张青自然十分不满,儿子每个月的生活费,他按时支付给了前妻,可前妻却拿着这笔钱,和别的男人生活,他不能容纳前妻这种做法。

于是,张青只得先回家照顾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儿子想要什么他就买什么。可住在二楼的儿子,似乎对他的照顾,一点也不领情,既不愿意和他一起吃饭,更不愿意与他交流。

几天前,班主任打来电话告诉张青,成绩一向不错的张墨,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课,总玩游戏。被老师连续没收过至少十台手机,再这样下去,这个16岁的花季少年,前途实在令人堪忧。

班主任的一番话,让张青感到隐约不安。儿子没钱时,常常趁自己睡觉,偷拿他藏在枕头下钱包里的现金,甚至无论手机怎么设置密码,总会被儿子转走微信里的钱。

儿子拿到钱后,花钱大手大脚,在班上对同学十分大方,总会甩出100元钱,让同学帮忙跑腿买东西,剩下的零钱全给了同学,充当跑腿费。

更让张青吃惊的是,儿子为了让自己做“大哥”,还在同学们面前大肆宣扬:“我爸爸有的是钱,等我回家找他要钱后,请你们所有人去吃饭。”

为了防止儿子成为问题少年,张青愁得一夜白了不少头发。和前妻生的三个子女,都各自有了家庭,连大孙子都比张墨大一岁。

尽管他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但这三个子女都对他爱理不理。

张青才决定将重心放在小儿子身上,他是一个敢做敢闯的厉害人物,辛苦打下的江山,尤其想让小儿子继承衣钵。不料,小儿子也和他有了代沟。

张青认为,一定是前妻在张墨面前,说过许多对自己不利的坏话,才让小儿子对自己态度冷漠。他找到前妻,想让前妻交出儿子的抚养权。

但吴秀却声称,儿子愿意跟谁在一起生活,自己无权干涉。张青十分愤怒,他指责前妻在背后说过自己坏话,否则儿子绝不会这样对自己。

一旁的张墨突然说话了,他平静地说:“不要再吵了,我承认有些地方,受了我妈的影响。但你们的这些矛盾与我无关,我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说实在话,我和爸有代沟。”

记者问16岁的张墨:“你父亲担心你以后不会给他养老,你会这么做吗?”

张墨却说:“他出钱供我读书,我不可能不认他吧?张家是我家,不住这住哪?哪怕我妈改嫁,我也不可能跟我妈住一起。”

听到这里,张青哽咽着希望儿子理解,自己过惯了苦日子,连对自己都要求很严厉。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有钱后也从不去任何娱乐场所,每天不会在家闲着,总在想办法赚钱。

最终,张青没有强求让小儿子跟着自己,他表示儿子愿意住哪就住哪,仍然每年支付15000元给吴秀,以后家产照样会分给小儿子。

许多人忙于赚钱,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基本教育,孩子要啥给啥,没时间去陪伴孩子共同成长。让父子之间产生出代沟,更将自己也弄得疲惫不堪。

在孩子到来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能否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第一位老师,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