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卷”女主的翻车,暴露了网红圈的残酷真相,她们都犯了大忌

发布时间:2024-11-07 23:44  浏览量:3

“瑞士卷”全职妈妈事件引发关注,这位全职太太吃了家里的瑞士卷之后,她说这是她今天唯一的晚餐,于是她就打算和老公一起吃,没想到丈夫给自己分了一小块,自己分了一大块吃完,自己竟然说这是对全职太太的不信任?

对此丈夫也感到不满,是不是因为当时没有叉子,所以每人分了一半?

这段争论视频在社交网站上引发网友们热烈的讨论,十个人有八个人表示很愤慨,但是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这个视频是否真的这样,只是在博取关注而已,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这位全职太太有没有真是这样做?

全网都在热议事件的起因。

当今家庭中男女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女强人”挑战传统的男女角色,都选择在外拼搏奋斗,而另一半则选择留在家当全职爸爸,照顾照顾家照顾照顾孩子。

这段视频中男子叫做“阿福”,女子叫做“果果”,是一对夫妻,两人之间关于分瑞士卷的问题引起了网友们广泛的讨论和热议,有些人坚定的支持全职太太“果果”,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在质疑这对夫妻。

很多人都认为男子分给妻子的那一小块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只有这么一点点要怎么分都行,况且两个人也只能吃这么多,但是同样还有一部分人觉得男子明明就有两块,最后给妻子分一小块,这种行为是不尊重女性。

在视频发布后,这对夫妻的互动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而其中最大的争议点则是关于婚姻中男女双方分别担任什么角色。

妻子“果果”全职在家照顾家和孩子,丈夫“阿福”则在外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有一部分人非常支持这种观点,还有甚至还有不少女性表示:要是我遇上这么好的老公,怎么着也不会离婚啊!

但也有不少男性反对这种观点,认为身为一家之主就应该做到这一点。

夫妻两人间关于瑞士卷的争论演变为男性是否应该当好一家之主、是否应该对妻子好这样一项调查,当今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被认为是需要承担自己责任的一方。

那么讨论的关键点到底是什么呢?

网友们口中的好丈夫又该如何定位呢?

家庭中男女双方都担任什么角色又是最合适的呢?

而这一切正是这段视频最关键的一点。

关于家庭角色定位的问题,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在于男女一定要分开,两性之间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差异或者各自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而是两性之间互相适应、互相协作,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没有固定的一方,只在于两方是否和谐同心,如果说一定要有一方牺牲时间精力,另一方就该拥有更高的收入或者更高的社会地位。

那么两性之间首先需要做好协商和沟通,共同找到平衡和最优解,而不是像视频中的阿福这样认为“我养着你,你就是全职太太”。

这里面折射出的不仅仅是阿福没做到自己的亲力亲为,还因为阿福想着自己的付出就一定要得到回报,这种心态就很大程度上使得他对妻子不够尊重,同样也代表着他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重要。

阿福觉得自己每天都很辛苦,回家还要照顾孩子,而果果作为妻子,只管带娃做家务,她没有自己的收入,这看似是一个两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婚姻共同体,实则正是阿福这样的价值观和认知正在使得他越走越远。

那就是阿福认为自己养着果果,果果就应该听话,哪怕是吃一个他的“剩饭”,但实际上父母之间就该存在这样的关系吗?

首先从获得资源的公平性来看,这件事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考量着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

其次,从幸福婚姻来看,哪怕夫妻二人达成共识,果果作为全职主妇,但阿福作为当外出打拼的人也不应该置疑自己的付出是什么样的程度,同样作为收获者的果果也应该尽力不亏待阿福。

但从视频中来看,这一系列应当达到完美平衡的行为,没有一个是处于完美状态里的。果果作为全职主妇,既然选择这一条路,就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不断进取学习,保持自身能力上的更新,以便于更好的照顾和帮助孩子。

而身为父亲的阿福,没有办法做好父母亲自带孩子的话,那么请不要对全职主妇进行不必要的恶意指责,不然只会越来越走入死胡同。

就像我们聊天一样,不用处心积虑的想要做出怎样吸引人的内容,只要内容真实、有趣,就能够吸引大众观看,并不像是在视频中那样为了增加看点,一味夸大事实。

那么视频是否真实也是影响观看体验的一部分,据“瑞士卷”事件引发热议后,也有不少类似现象出现。

这些网红或者博主,将自己的生活或者感情跌宕起伏的过程录制下来并上传网络,以此吸引众多观看,由于许多人身处不同环境,在这段视频中找到了情感共鸣,于是纷纷留言点赞,但也有许多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些视频可能都是“自导自演”,只是为了吸引流量。

显然和阿福以及果果夫妻之间的问题相比较,这些现象要严重很多,也可以这样说,这类现象最主要形成原因就是见仁见智,人们因为接触到事物不同,就产生不同理解和结果,但这些都是基于正确认知建立上。

所以要重新思考社会公众还剩下什么?

这些现象中,有一些刚好在人们情感共鸣值得进行点赞留念的过程中,而有一些正好是当事人经历重大改变,但是又能够被公众所接受,比如父母教育方式对他们造成重大影响等情况,这些均是在情感上得到公众认同,同时又能得到合理解释。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行为,首先都建立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没有真实作为前提,就会成为绝大多数公众反感的对象。

网红为了流量,让人们感受到“事实”本就是他们生成出的一部分,这一点极大的影响到其信任度。

而另一方面就是公众对于生活中或者自身中遇到相似情况的人开始感到困惑,于是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因此才会有许多奇怪现象产生,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善意的有限性所在,人们面对生活中的累,累积着累积着,对那些自认为“受害者”开始变得困惑甚至疲惫。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