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妈妈的自白:当我也成为了高三家长

发布时间:2024-11-12 14:01  浏览量:2

深秋的夜晚,细雨绵绵。2024年已至尾声,对于全国数百万高三家庭来说,每一个时刻都被焦虑笼罩。李老师是一位从教二十年的老教师,李老师和她儿子小明的故事,或许就是当下千万高三家庭的写照。

开学第一天,李老师习惯性地早起准备早餐。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她更懂得高三的分量。

"妈,别忙了,我去学校吃。"小明背起书包就要出门。 "带上吧,食堂人多。"她把三明治塞进儿子包里。 "知道了。"小明没有多说什么,匆匆出门了。

送走儿子,李老师坐在餐桌前发呆。作为教师,她见过太多家长的焦虑,却没想到轮到自己时,依然手足无措。办公室里,一位年轻老师问她:"您不是带过那么多届毕业班吗?怎么自己孩子高三,反而更紧张了?"

她苦笑:"就是因为懂得太多,才更害怕啊。"

这段时间,她把自己的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儿子身上:默默记录他的每次考试成绩、偷偷观察他的学习状态、不断和其他家长打探信息。直到有一天,同事提醒她:"你再这样,孩子会喘不过气的。"

寒冬的考试成绩像一盆冷水,浇得人措手不及。

"怎么又退步了?"李老师看着儿子的成绩单。 "我已经很努力了。"小明疲惫地说。 "努力?你看看人家王明,人家都..." "我不是王明!"小明重重地关上房门。

那晚,丈夫和她谈心:"你知道吗?小明说他最怕看到你失望的眼神。你是老师,更该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这番话让她彻夜难眠。她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职业经历反而成了束缚?过度的期待是否变成了无形的压力?

春节后的第一次模拟考,李老师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打电话询问一下小明的学习情况,小明却对自己的成绩有点支支吾吾。

"其实这段时间,我都在调整学习方法。"小明主动和母亲分享。 "为什么不早说?" "我怕说了你又要指手画脚。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有些路,我想自己走。"

这一刻,李老师突然明白了什么。她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从一个事事干预的"教师妈妈",变成一个默默支持的"后勤妈妈",她开始默默比较不同学校的升学率、对孩子的情绪变得敏感、开始囤积补品和营养品,就想着把事情替孩子多做点,让他心里轻松些。

随着高考临近,李老师时时刻刻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家庭氛围。好像假装放下自己放下执念后的,她和儿子的关系能更融洽一些。

"妈,我觉得最近学习不是很在状态,他们学的都好轻松。" "哦?怎么了?说来听听。" "你先别急着评价,就听我讲完..."

她学会了倾听,而不是指导。这时候的儿子会主动和她分享更多,即便如此,她还是有很多话不敢说。

高考前的日子,压力依然存在,但不再那么令人窒息。

李老师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她不再动辄拿其他学生做比较,而是更多关注儿子的实际需求。

"妈,谢谢你这一年的改变。"考前一晚,小明说。 "谢谢你教会我如何当一个高三家长。"她回答。

看着儿子坚定的背影走进考场,李老师终于明白:这一年,不仅是小明在成长,她也在经历着一场特殊的学习。从过度干预到学会放手,从事无巨细到适度关心,从焦虑不安到平和守望——这或许就是每个高三家长都要经历的必修课。

亲爱的家长们, 我知道你们此刻的心情。 那份日日夜夜的操心, 那些辗转反侧的担忧, 那种既想靠近又怕打扰的纠结。 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经历。

但请记住:

焦虑是正常的,但不要让它主导你的生活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框定他适度关心胜过过度干预给予信任,往往比不停督促更有力量创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就是最好的助力

高三这场漫长的马拉松,既是对孩子的考验,更是对家长的历练。我们在学着如何:

把教师式的说教变成倾听和理解把过度的关心转化为适度的支持把忐忑的期待化作坚定的信任把沉重的压力调节成轻松的力量

孩子的成长需要阳光,也需要适度的风雨。家长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撑起一把伞,在需要的时候做他们坚实的依靠。

深秋细雨中的那个夜晚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家长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春夏秋冬。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孤单。因为每一个高三家长,都在用爱与期待编织着同样的守望,直到黎明破晓。

标签: 高三 自白 教师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