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娃突发怪病,手指蜷曲不能伸展,打着石膏来就诊,这病可咋治

发布时间:2024-11-13 19:37  浏览量:2

两天前,朋友发给我一张图片和一段求诊信息,患者为一3岁男孩,大约10多天前一个早晨,孩子妈妈发现孩子左手五根手指紧紧并拢在一起,手掌向手臂内侧呈90°角蜷缩,勉强用力能够把手指和手掌掰开,但稍微放松,手掌和手指又蜷缩到了一起。这是什么情况?孩子父母一头雾水。到多家医院就诊,均没有给出明确诊断,最后经某三甲医院骨科做个一个石膏托,将孩子手掌强行伸直并固定,一周后,卸掉石膏托,孩子的手掌又恢复到了原样。无奈,孩子带着石膏托昨天来到我们科室就诊。

结合孩子的舌脉,舌淡苔薄白,脉寸浮稍弦紧,笔者给出的中医诊断为:“痉证”,予以针药并用,针刺以0.18*10mm细毫针,取左手三里、内关、合谷、鱼际速刺不留针,方药以桂枝加葛根汤为底,方药如下:

葛根10g,桂枝6g,白芍6g,甘草6g,木瓜6g,伸筋草6g,桑枝6g,大枣1枚,生姜1片。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今日下午两点患儿复诊,患儿母亲自述其早晨起床后就发现,孩子的手已经伸展自如,恢复如初了。

通过收集的资料,我们一起回顾下“痉证”这个临床少见病的中医历史渊源。

“痉”之病名,首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对痉证的病因进行了纲领性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篇中云:“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指出“痉证”的发生与风、寒、湿等外邪息息相关。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痉证”分为“刚痉”和“柔痉”两类,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并提出表证过汗、风寒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误治、失治皆可致痉。书中还给出了治疗“痉证”的三大基础方:栝蒌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

唐宋金元时期,对“痉证”的认识不断深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痉候》详细描述了“痉证”的症状,如“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痼状。”元·朱丹溪《医学明理·痉门论》中云:“方书皆谓感受风湿而致,多用风药,予细详之,恐仍未备,当作气血内虚,外物干之所致。”认为“痉证”也可由气血亏虚所致,治疗切不可作风治而专用“风药”。

明清时期,对痉证病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李梴《医学入门·论正伤寒名义》中云:“太阳病,纯伤风、纯伤寒则不发痉。惟先伤风而后又感寒,或先伤风而后又感湿,过汗俱能发。”张介宾《景岳全书·痉证》中云:“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强调“痉证”并非单纯感受某种外邪,阴虚精血亏损亦可致痉。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更进一步丰富和扩充了对“痉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了热盛伤津,肝风内动,引发“痉证”,使“痉证”病因学说日趋完善。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中首次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瘛疭痉厥矣。”吴鞠通则进一步将“痉证”概括为虚、实、寒、热四大纲领,《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曰:“六淫致痉,实证也;产后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王清任《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中在前人“气虚致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气虚血瘀亦可致痉。

综上概而言之,“痉证”的主要病机有风、寒、湿、热、痰、瘀、虚七端,结合本案患儿病例,我们稍加整理分析。三岁孩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外邪,客于筋脉,阴不濡筋,从而导致筋脉失养而发痉。孩童终是“稚阴稚阳”之体,方剂宜柔不易刚,故以桂枝加葛根汤加味以应之,疏散外邪,濡润筋脉,再伍以手臂三经穴位(太阴肺经鱼际,厥阴心包经内关,阳明大肠经手三里、合谷),疾刺以祛邪,今日复诊,患儿诸证悉除。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所服汤药1剂费用不足3元钱。

此类疾病,虽典籍多有记载,但临床诊治案例并不多,今偶诊1例,简单汇总,与亲们分享,肤浅之处,请多指正。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