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奉献型人格黄玲vs示范型人格宋莹,谁更讨喜?
发布时间:2024-11-13 21:14 浏览量:2
《小巷人家》里两位妈妈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不少人表示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很能共情。
比如黄玲老是被婆家吸血,想怼回去,又太过温柔贤惠,不好意思撕破脸,只能自己闷声吃亏,直到侵犯到孩子们的切身利益,她忍无可忍。
又比如宋莹心直口快,有什么不爽快的就直接说出来,看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实则心思细腻仗义直言,宋莹一家的戏份,看得人通体舒畅,太想有一个宋莹这样的朋友。
将黄玲与宋莹比较,明显可以看出她们是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女性。
奉献型人格,毫无疑问,说的就是黄玲,她首先是为儿女做奉献,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儿女,最明显就是哪怕自己少吃、少喝、少穿,也要先紧着孩子们。
宋莹就曾指出,黄玲跟着庄超英是吃苦了的,她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穿的都是图南、筱婷淘汰下来的棉衣,棉花早就不暖和了,这还能叫享福?
但黄玲却舍得给孩子们穿好看的衣服,订每天开瓶的牛奶,连缝纫机(母亲给的陪嫁,有纪念意义的)都换了自行车,就为了方便图南上学。
不仅是对亲生儿女,就连对鹏飞也一视同仁,照样订牛奶,吃喝上半点没亏待他。
鹏飞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不亲近外公外婆、小舅舅一家?他唯独喜欢大舅妈(甚至对大舅舅都一般),就因为他知道大舅妈虽然不想留下自己,但一旦答应接自己过来,就真心相对,毫无保留。
黄玲对庄超英也没得说,庄超英出差挣前途名声,黄玲一个人搬家、处理琐事,还为庄超英准备行李,细心到连胃药、感冒药都带上了。
对婆家也是忙活寿宴,累得连饭桌都混不上,这才寒了心、失了恭敬。
黄玲的一生,就是标准的传统妇女的一生,为儿女、丈夫、婆家奔波忙碌,很少想到自己,为自己活的时候很少。
黄玲识谱、会吹口琴,但她的儿子并不知道,只以为她生来就是家庭妇女,完全没意识到她也曾年轻、自由。
但这又怪谁呢?黄玲自己愿意如此。
宋莹从来不是为儿子而活,林栋哲小时候穿得邋遢,裤子破洞宋莹也懒得管,因为这小东西太调皮,补好又坏,不如不管。
林工也穿得土气,但宋莹却很时髦,对这点黄玲最初是鄙视的,还曾有一段心理活动,有点看不起宋莹。
可她没想到,后来自己全靠宋莹护住,这个不管儿子的女人其实很仗义。
宋莹对儿子的教育作用不是牺牲,而是示范,言传身教,让儿子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点林工也是一样的。
宋莹、林武峰教育孩子从来不是靠嘴,而是靠行动。
林栋哲很小就参与到家庭大事中,比如三岁时就为家里嚎出一套房,宋莹把儿子扔到书记家里并非撒泼,而是有后招的。
她得交待明白儿子,条理分明地说出自己爸爸给厂里搞来了电冰箱,但厂里却不给自己家分房子,这是不对的,这是在欺负妈妈。
否则,把儿子扔书记家,别人难免往桃色绯闻上想,而且其他人也会效仿。
可林栋哲说得明白,其他人非但不会乱想,更难以效仿,难道你也给厂里搞电冰箱?
宋莹家有事,全家老小都上,儿子对家庭事务是有参与感的,所以一家相对平等,也更健康,孩子调皮但不会跑偏,因为有个学霸爸爸在前面当引路人呢,榜样的力量,他就不可能学歪。
相比庄家“填鸭恐吓”式教育,林家显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唤醒天性,引路而非禁锢。
庄超英是告诉孩子不好好学习的后果(父母会离婚,你没有好工作,草鞋、皮鞋之分),林武峰、宋莹则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科学的解说就是:认清自己,抓住机遇,适应环境,多做好事,学习知识。
认清自己比填鸭知识更重要,不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