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海淀妈妈身份,我在加拿大读职校

发布时间:2024-08-21 17:08  浏览量:17

本文授权转自: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作者:Helen

2020年之前,我曾经是一个佛系的“海淀妈妈”。

如果按照当前网络流行的“海淀妈妈”含义来考量,我显然不属于这个群体。

我曾经居住在北京海淀,曾经是来北京上大学的“小镇做题家”,曾经是应试教育时代红利的获益者,但我不随大流,不“鸡娃”,我不认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教育观念。

海淀妈妈这个词,如果溯源的话,可能跟2016年左右媒体对北京“教育军备竞赛”的报道有关。为了杀进几乎等于重点大学入校券的“小强”名校,家长们可以给小学的孩子报好几个奥数班,可以一年花十几万在课外辅导上。其中,在名校云集的海淀区,一群曾经因为读书改变命运的家长们,开始一掷千金让孩子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

上一代的成功经验,真的能无缝复制粘贴给下一代吗?我不相信。

2020年,我独自一人从中国带孩子移居加拿大,本来只想给孩子提供一个不需要跟人抢着过独木桥的新选择(Plan-B),亲身体验后,我发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融入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于是,我们便顺其自然地坚定了新选择,在海外定居下来。

2020年疫情期间,我俩戴着口罩和防护眼镜飞往加拿大。

相比孩子的快速适应能力,作为第一代新移民,成年人的融入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幸运的是,作为一个曾经的教育从业者,我相信并坚持终身学习,我也坚信鸡娃不如鸡自己。

孩子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我的努力,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让他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多的可能性。

名校生降维读职校,

并无心理障碍

作为一名80后,我确实曾是中国应试教育模式的获益者——我是我们家族的第一代大学生。

我出生于山东胶东半岛的一个小渔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住寄宿学校,在既没有家庭环境熏陶也没有任何课外指导资源的情况下,一直靠自己不断学学学考考考,最后进了北京一所知名的外国语学院。

本科毕业之后,我顺利进入一家国企,工作内容跟专业也对口,仅一年之后,因为不是很喜欢前司的工作氛围,我就跟随自己的心,跳槽到了北京郊区一个艺术画廊。

结婚之后,我搬到了海淀,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字面意义上的海淀妈妈。

怀孕期间,或许由于荷尔蒙的作用,抑或是早教育儿书的熏陶,我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着手考取了TESO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资格证书和教育部教师资格证,顺利完成了职业转型,在新东方旗下的一家教育机构当了一名青少儿英语老师,从此踏上了育人之路。

两年以后,机缘巧合,我有幸进入了一所国内知名的公益职业学校——百年职校,从事资助项目管理和志愿者管理的工作。我对于职业教育的深层认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在2020年秋天初到加拿大时,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去读一所职业学校。

对于新移民来说,融入新环境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找一份工作,二是回炉再造——获得一份本地学历。因为如果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且有语言文化上的障碍,其实很难在海外找到理想的工作,更别说保留原来在国内的行业或职业地位了。

我原本是打算在安顿下来后,继续我的教育事业,在本地大学读一个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但由于疫情期间没有办法预约到合适的雅思考位,在学校要求的审核时间内提交有效的学术英语成绩,我错失了当年的录取。

然而上帝总是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一扇窗。临近秋季开学,我了解到我的一个大学校友正在申请本地一所职校(college)的一年制助教(Educational Assistant)项目。我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我了解进入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体系,继续我的教育梦想的好机遇。一方面,作为学生家长,我可以进入加拿大课堂,借此了解我的孩子所接受的是什么模式的教育;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将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这将帮我链接到当地的教育资源。于是我顺利地在开学前的周五,申请到了去职校(college)就读的机会。

我的助教项目开学第一天。

在我们原来的认识里,“职校”跟“大学”的距离天差地别——只有无法考上大学的孩子才不得不去读职业学校,以求得到一份相对低端行业的工作。也许会有海淀妈妈能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但这个“普通人”肯定不包括上职校,成为一名蓝领工人、厨师、tony、美甲师……

然而,在加拿大,接受职业教育,并不会让你身处学历歧视链底端。

据我观察,很多本地白人在获得了学士或硕士学位后,找不到对口的就业机会或待遇不理想时,也会自发地回到职业学校,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或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学上一年或两年后再找工作。新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就业,且薪水并不一定比高学历所能获得的职位薪水低。在这里,获得从业资格认证的蓝领工人,比如水电工,也是非常受人尊重的,且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我所在的助教项目班里总共25个学生。其中,1个南亚华裔二代、2个印度裔、3个华裔、其他全都是本土加拿大人并包括3个原住民。3个华人中有两个新移民和一个陪孩子来留学的家长留学生。本地人大部分是高中毕业后已经工作又返回校园进行继续教育,其中有好几个是将自己的孩子们陆续都送上学后想要重返职场的中年女性。

不管是换个赛道重启人生,还是作为高中毕业之后继续专业学术的过渡期,或是新移民融入,读职校是一个理想的转型机会。

以兴趣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我所在的城市,是所在省的最大城市,在加拿大属于中等城市,相当于国内的“三线城市”。

这个城市并没有强有力的金融、互联网等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整个城市的发展几乎依托于农业、矿业和服务业。几乎可以说,支撑了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就是职校college毕业生

我所在的城市出现了绚丽的北极光。

我曾在一篇介绍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文章里,引用过世界教育服务机构WES客户关系副总监Kevin Kamal的话:“加拿大的(职业)学院历来肩负着为当地社区服务的使命,在根据劳动力市场趋势和雇主需求设计学习计划的同时成功推出创新的就业服务。”

这句话透露出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面向劳动力市场的教育和就业服务。

我所在的College,从专业设置看,课程覆盖教育(幼教、助教)、医疗(护士、牙医助理、医疗信息管理)、社会服务(护理、社工、图书管理)、金融(财会、保险)、商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建筑(木工、水管工、建筑管理)、制造(机械、汽修)、服务(厨师、酒店管理、美发等)、运输(卡车司机、飞行员)以及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云计算和区块链等)等与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从学制和证书类型看,既提供一年制的certificate,两年制的diploma,三年制的advanced diploma,还提供四年制的Bachelor degree(本科),甚至有一些专业还提供硕士学位证。举个例子,比如幼教专业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获得一级证书就可以进Day Care工作了,很多人会选择先就业,然后一边工作一边进修二级、三级,取得三级证书以后,就有资格自己开办Day Care了。

我所学的助教专业,是需要全职完成14门课程的一年制资格证书项目。但也可以选择线上兼职完成所有课程,不限制时间,只要修完14门课程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并获得同等效力的资格证书。因此边工作边进修是很多加拿大人的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