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后出走,另娶两任妻子,发妻独守空房68年,晚年迎来一声妈妈

发布时间:2024-09-01 08:46  浏览量:8

我在家待了好些天,就觉得浑身难受,特别向往外面。今天要说的这位妻子,自己在家守了 68 年,可对另娶了两任妻子的丈夫一点埋怨都没有。在她看来,导致这一切惨状的原因,是自己命不好,怨不得别人。

一个女人的凄惨境遇,是因为另一个女人的离世。笔者这么讲,好像挺玄乎的,可张琼华跟郭沫若的故事,就是这么开场的。

郭沫若在郭家排行第八,他父亲郭朝沛是四川乐山县沙湾镇出名的富豪。就郭家在当地的情形,上门来给说亲的媒婆肯定少不了,虽说郭沫若是老八,可娶妻这事他不用担心,郭朝沛早就给他订了一门门当户对的娃娃亲。

可惜啊,跟郭沫若订了娃娃亲的那个女孩,在郭沫若 19 岁的时候就早早没了,他俩到底没成。就因为她死了,郭朝沛才有了重新找儿媳的想法,张琼华这才有机会嫁到郭家。

那时候的中国,新思想虽说已经传进来了,可在婚姻方面,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旧形式的婚姻占主导。郭沫若尽管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却也没能够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约束。

张琼华的父亲是张怀生,他是四川乐山苏稽镇张沟的团总,在当地势力很强,不光有钱,手里还握着枪。张琼华是家里的大女儿,其身份地位跟郭沫若特别般配,满足“门当户对”的主流要求。

当时给郭沫若去张家说媒的是郭沫若的远房叔母,这叔母跟郭家和张家都沾边,是郭家的亲戚,也是张琼华的表姐。郭沫若讲:“这位叔母信得过。”实际上,不光郭沫若这么想,郭家和张家也都信这位叔母,所以这婚事才能很快说成。

1911 年 9 月,郭沫若跟张琼华订婚了。在把这两位新人的终身大事给定下来的时候,他俩连彼此的面都还没见着。郭朝沛因为信任郭沫若的叔母,连问都没问郭沫若愿不愿意这门婚事。

远房叔母跟郭沫若讲,她自己亲眼见到过张琼华,这姑娘人品特别好,能和他的三嫂相媲美。郭沫若后来在《少年时代》里写道,叔母对张琼华的描述是“女方人品不错,正在读书,是天足。”

郭家跟张家定下这桩亲事儿的时候,郭沫若没在家,在成都上中学呢。1911 年 10 月中旬,他收到家里的信,这才晓得自己订婚了,对象是张琼华。

那时候,郭沫若看了好多讲爱情的小说,不管是旧小说里的风花雪月,还是新小说中的爱情故事,都让他特别向往。而且他还对小说里的女主角充满幻想,顺理成章地把这些形象跟自己未来老婆的形象给合到一块儿了。

知道父母给自己订了婚事,这事儿郭沫若没同意,可他也没拒绝,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叔母介绍张琼华时说她人品能跟郭沫若的三嫂相比,这话对郭沫若是有一定作用的。郭沫若的三嫂是郭家最漂亮的,郭沫若小时候在竹林下还曾有过去摸三嫂手掌的念头,这事儿他一直记着呢。

后来郭沫若创作《黑猫》时,把这些事都写到书里了。他听叔母讲的话,把张琼华想象成“旷原晨晨的一枝百合”,还有“深谷中的一朵幽兰”,不管是哪种想象,都美极了,这就是他当时没拒绝这桩婚事的主要缘由。

第二,郭沫若在《少年时代》这本书中,也说出了他对于这桩婚事的想法,“婚姻这一关躲不过”。

在郭沫若看来,人这一辈子总得结婚,这是逃不掉的。既然早晚都得结,那这桩婚事也就没必要拒绝。他觉得自己做这个决定,主要是为了“体谅母亲的心思”。不过笔者对郭沫若在书里说的这个看法表示怀疑,因为后来他疏远张琼华的时候,他父母劝他回来,他要是真体谅父母,咋又不听父母的话呢?

第三点,郭沫若在《黑猫》里,把笔锋直接对准了旧式婚姻制度,他特别讨厌旧式婚姻制度,这从侧面体现出他当时接受这份婚姻的第三个原因。

郭沫若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了新思想,可那时他年纪小,没胆量反抗旧式婚姻制度,心里虽说有点不情愿,可这还没法让他去和旧式婚姻制度对着干。

1912 年,趁着放年假,郭沫若从成都回到沙湾的家。张家晓得这个消息后,就和郭家把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了,是农历正月十五。

郭家和张家都是大户人家,结婚那天敲锣打鼓,特别热闹。一路上,看热闹的乡亲们都紧盯着轿子,那眼神好像要把轿子看穿,好瞅瞅新娘子长啥样。

结婚那天,郭沫若穿着长袍马褂,脑袋上戴着便帽。张琼华坐着花轿,在锣鼓声里到了郭家门口。轿子停好了,新娘打算下轿,郭沫若就过去迎接。轿帘一掀开,张琼华的一只脚先被大家看到,这可不是叔母讲的“天足”,而是三寸金莲。

郭沫若特别在意新娘是不是“天足”,等他看到张琼华的“三寸金莲”,之前对新娘的各种想象,在这时候就开始变了。可这时候婚事已定,绝对不能半途悔婚,要不然,就算是有钱的郭家,也没法跟有枪杆子的张家说清楚。

婚礼接着进行,新娘被迎进了洞房,在一个伴娘的指引下,郭沫若揭开了张琼华的盖头,看到了她的模样。很明显,张琼华的长相没有三嫂好看,也不像爱情小说里写的那样迷人。到这时候,郭沫若对张琼华的所有幻想,都被现实给打破了。

郭沫若在书里回忆那时候的情况时,说自己头回见张琼华的长相,讲“她有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不过郭沫若的侄女郭琴轩不认可郭沫若这话,觉得郭沫若就是因为讨厌张琼华,所以才故意用了这么夸张的形容。

看看张琼华年轻时候的照片,她的长相虽说不算漂亮,可也不能说是“丑”。她的鼻子是有点微微上翘,但跟郭沫若讲的“猩猩鼻孔”差得可远了。很明显,那时候郭沫若对张琼华的相貌失望透顶,甚至都厌恶了。

就因为张琼华的“三寸金莲”,还有她那普普通通的长相,郭沫若新婚当晚就把她晾在一边了。他俩虽说结了婚,可郭沫若一点都不高兴,连张琼华一下都没碰。旧时的婚姻礼节特别繁琐,经过好多回“三跪九叩,稽首顿首”的折腾,把郭沫若累得够呛,他对自己初婚的感觉很特别,管这叫“受难记”。

常言说,“知子莫若父”,郭沫若心里咋想的,郭朝沛最清楚。可这时候郭沫若已经成婚,为保住大户人家的面子,郭朝沛劝郭沫若学学诸葛亮娶个“丑媳妇”,让他试着接受张琼华。郭沫若的母亲还拿“孝道”来压他,想让他接受张琼华,不过最后没成功。

郭沫若因为父母的面子,依着婚俗回了门,可他心里的想法还是那样。结婚才 5 天,郭沫若就说要“外出游学”,打算出去求学。张琼华含着泪送郭沫若走了以后,就开始一个人守着空房子过日子。

张琼华在独守空房的那些日子里,成天被空虚和寂寞围绕着。可她就是个守妇道的人,郭沫若走了以后,天天尽儿媳的职责,平常对家里人特别客气,还不爱说话。特别是对公公婆婆,那真是言听计从,一点儿也不敢怠慢。

听说郭沫若去日本求学以后,张琼华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叫他在日本安心学习,别担心家里的父母。张琼华在信里还讲,自己一年顶多回娘家两次,而且都是因为家里有好事,像今年弟弟结婚,她才回去一趟,其他时候,都在家伺候公婆。这封信后来被收进了《樱花书简》,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能去看看。

就信里的意思来讲,张琼华算得上是个贤惠的妻子。可郭沫若就是不肯给她回信,宁可给家里弟弟写信,然后借弟弟之口向张琼华传些话。张琼华倒也不恼,在老家照样尽着妻子的职责,一心盼着郭沫若回来。

郭沫若东渡去了日本,压根儿就没想过归乡,为啥呢?因为在日本,他碰上了一个能让他心动不已的姑娘。

郭沫若离开家后,一门心思学习,考上了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的医科专业。1916 年 8 月初,他从冈山去了东京,处理不久前离世的陈龙骥的后事。

郭沫若到了京桥区圣路加病院,在走廊上碰见个叫佐藤富子的女护士。那时郭沫若不清楚她叫啥,就光被她的漂亮脸蛋和身材给迷住了。

佐藤富子年轻漂亮,身高一米六七,皮肤白白的,身材也好,有着少女特有的那种清纯劲儿,一下子就让郭沫若爱上了。在郭沫若看来,佐藤富子就跟圣母似的,每次看她的脸,都觉得闪闪发光。很明显,佐藤富子的出现,完全符合他心里对妻子的所有设想和期待。

郭沫若瞅准机会去接近佐藤富子,慢慢跟她混熟了。在佐藤富子和他通信的时候,跟郭沫若说了自己不顾在美国的爸妈反对,一个人跑到东京的事儿。

郭沫若把自己那不幸的包办婚姻,还有在日本留学时遭的屈辱,一股脑都跟佐藤富子讲了。郭沫若跟佐藤富子讲,自己碰见她,就好比一个受苦受难的人,碰到了圣母玛利亚。

郭沫若的话,让佐藤富子对他增添了好感,两人关系慢慢变得亲近。郭沫若料理完好友的后事,就回到了冈山,两地相隔千里,可他们一直有通信往来。

郭沫若一放年假,就急急忙忙地去了东京找心爱的佐藤富子。他实在不想再和佐藤富子分开了,还说要和佐藤富子一直守在一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郭沫若使劲劝佐藤富子别干病院护士的活儿了,跟他去冈山过日子。郭沫若还跟佐藤富子保证,能把官费分成两半,给他们俩用。

郭沫若跟佐藤富子讲,要是跟他去冈山过日子,能重新当学生,考进女医学校进修,往后能找个更棒的工作。佐藤富子被郭沫若这番话感动了,就辞掉了在医院当护士的工作,跟着郭沫若去了冈山,和郭沫若开始住在一起。

郭沫若给佐藤富子取了个中国名儿叫安娜,还让她姓郭,跟自己一个姓。

郭沫若和佐藤富子同居这事儿,他压根没敢去征求父母的意见,一直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了,才跟父母说。他这么做把父母气得不行,结果两位老人不再跟他通信了。

两位老人这么做,一方面是气郭沫若,另一方面是心里觉着对张琼华有亏欠,这么干算是给张琼华点儿安慰。可父母终归是父母,哪能真因为张琼华就跟郭沫若断绝关系呀?过了一阵子,郭沫若和佐藤富子孩子都有了,他们知道自己有孙子后,当然就没那么气了,又跟郭沫若通信了。

1917 年,郭沫若离家已然整整 5 年,佐藤富子生了孩子后,郭沫若总算对张琼华有了点儿愧疚,还主动给张琼华写了这么多年来的第一封信。

在信里边,郭沫若表示自己跟张琼华全是“旧礼制的牺牲品”,不过他没办法把她从苦海里救出来,只能让她在郭家“当一辈子客人”。

从信里的内容来讲,好像郭沫若在向张琼华表示愧疚,虽说郭沫若说得比较含蓄,可还是没法掩盖话语中的冷淡。

这封信重点讲了两个意思:

其一,他俩之间根本没啥爱情,全是“旧礼制的牺牲品”,都是遭罪的人,往后谁也别管谁,各自去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第二,如果张琼华一直守着妇道,非要当郭家的儿媳妇,那他也没辙,只能让她在郭家当一辈子客人,他是不会回家跟她过夫妻日子的。

明白了这两层意思,就容易懂为啥郭沫若在佐藤富子生下孩子时隔 5 年的时候给张琼华写那封信。他想离婚,可又怕年纪大、身体差的父母不答应,要是因为这,俩老人有个三长两短,他可负不起责。

同时,这五年下来,他早就清楚发妻张琼华的性子,要是他提离婚,张琼华肯定不答应,没准还会想不开寻短见,这种情况他可不想看到。所以他写了这封信,或许是盼着张琼华知难而退,可她却选择继续留在郭家照顾俩老人,尽儿媳妇该尽的义务。

这一点,郭沫若后来写的《漂流三部曲》里有展现。

……他绝对不能为了自己将来能幸福,就牺牲别人的命,甚至还有可能牺牲他自己那已经八九十岁的老父亲和老母亲的命……

实在没办法,郭沫若只得暂且保持着这种怪异的关系,不知道该咋办。实际上,郭沫若既不是满是新想法的年轻人,也不是死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迂腐之人,倒更像是“新不新、旧不旧”的混合体,这才是他在处理这事时犹犹豫豫的根本所在。

郭沫若快完成学业的时候,面临着要不要回国发展的抉择。这时候,他哥哥郭开文给他写信,一方面劝他回国去四川发展;另一方面希望他能回趟家,把自己那乱糟糟的婚姻关系解决一下。

清楚弟弟在这事上没法拿定主意的哥哥,主动给他琢磨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干脆跟张琼华离婚,然后和佐藤富子成为合法夫妻;一个是不离婚,三个人一块儿过日子。可到最后,郭沫若哪个办法都没选,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郭沫若的摇摆不定,让张琼华痛苦不堪,而佐藤富子又哪里好受?佐藤富子来自富裕家庭,由于她不顾家里阻拦,坚决跟郭沫若住在一起,家里就断了给她的经济供给。她给郭沫若一共生了 4 男 1 女,生活最难的时候,甚至靠吃红薯填饱肚子。但这些苦头,她从来没埋怨过,一门心思跟着郭沫若,照料孩子。

不过呢,郭沫若在日本的时候,跟天津《大公报》驻东京的女记者于立忱关系特别近。但很遗憾,他俩没成,1937 年,于立忱回国,在上海上吊自杀了,这之后就没下文了。

同样是 1937 年,郭沫若把佐藤富子和孩子们留在日本生活,自己回国参加抗战。这一时期对于佐藤富子而言,或许是她一生中最难的阶段,她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那困难程度不用想都知道。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她领着孩子去香港找郭沫若,这才晓得他已经和于立群结婚啦。佐藤富子没埋怨郭沫若,领着孩子回了日本,一个人带着 5 个孩子接着过日子。

1937 年,郭沫若刚回国那会,通过林林结识了于立群。于立群当时也就 20 岁上下,是个有点名气的演员,平常梳着两条小辫子,特别活泼可爱,一颦一笑都透着青春的味道。

于立群是于立忱的亲妹妹,长得跟于立忱特别像,郭沫若在她身上能看到于立忱的模样,就对她有了特殊的感情。在郭沫若的追求之下,比郭沫若小 24 岁的于立群,在 1939 年正式成了郭沫若的妻子。

这时候,郭沫若离开家乡已经足有 27 年啦。这些年里,郭沫若在外读书,结了两次婚生了孩子,一心扑在事业上。而张琼华始终留在老家,照顾着郭家,伺候郭母长达 20 年,一直到 1932 年郭母去世。

1939 年,郭父病重躺在床上,谁都明白,郭朝沛估计好不了啦,没准很快就会去世。这 27 年,一直是张琼华伺候郭朝沛,他卧床之后,张琼华更是没日没夜地守在公公床边,连衣服都不脱。

听说父亲病重了,郭沫若在 1939 年 2 月 25 号回了老家去看望父亲。张琼华听到消息后,和家里人早早地就到场口的牌坊那里等着迎接。

郭沫若现在岁数大了,张琼华又见到他时,心里还是特别激动。不过,她没敢上前跟郭沫若搭话,就站在人群后头,装着很淡定的样子看着郭沫若跟家里人挨个热情地握手。

郭沫若跪在父亲的病床跟前,不停地喊着“爸爸”,然而郭朝沛这时病得都不认得他了。幸亏郭沫若的四姐脑子转得快,拿手给郭朝沛比了个“八”,郭朝沛这才晓得,是自己的八儿子郭沫若回来了。

郭朝沛费劲地说了一句话,不是跟郭沫若讲的,这话更像在感慨,也像在表明自己的心思,他讲:“八儿回来了,八女子(指张琼华)就能好过啦。”由此可见,张琼华 27 年的伺候,到底还是获得了郭朝沛的认同。

郭沫若压根不知道,他母亲临终时说的话也差不多是这样。当时他没在跟前,直到今天从家里人的嘴里才听说,母亲的临终遗言是:“他日八儿归来,必善视吾张氏媳,毋令失所。”

郭沫若这辈子都没爱过他的发妻张琼华,过了 27 年,她已然成了郭家很重要的一份子。在一定程度上,郭沫若该尽的孝,都让张琼华替他尽了,这一点郭沫若自己也认。为了谢谢张琼华这么多年伺候他父母,郭沫若给张琼华行了家乡最重的跪拜礼。

郭沫若的行为,把张琼华惊到了,她赶忙拦住郭沫若,让他用鞠躬来替代。最后,郭沫若给张琼华深深地鞠了一躬。

郭沫若问张琼华:“你难道不恨我吗?”张琼华听到这话,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好像这么多年心里积压的苦楚,这时候总算有了发泄的机会。纵然泪如雨下,张琼华还是坚持回应郭沫若,她哽咽了好几次,跟郭沫若说:“你在外面过得好,我在家里也就好了。”

夫妻二人这次相见和交谈,好像解开了两人心里的一个疙瘩。张琼华不再责怪郭沫若,她觉得这全是自己的命,跟郭沫若没关系。

1939 年 7 月 5 号,郭朝沛去世了。过了 6 天,郭沫若又回到老家,来处理父亲的后事。这一回回家,郭沫若把妻子于立群和儿子汉英也带来了。原先替郭沫若操心的人,等看到于立群跟张琼华碰面后,才晓得担心是没必要的,她俩相处得特别好。张琼华把自己住的房间让给于立群,于立群也放心地把儿子交给张琼华照看。

1951 年,张琼华搬到乐山城住下。那时候她没法再靠收地租过日子,就自己动手干活挣钱,然而,靠做手工活她养不活自己。没办法,她只好托朋友找郭沫若帮忙,让郭沫若每月给她 15 块生活费。朋友让她多要点,可她不愿意,就坚持要 15 元。郭沫若知道后,马上答应了,给的钱还慢慢增多,到最后每月都给到 30 元了。

1978 年,郭沫若去世了。他给张琼华的生活费从此没了,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负责她的生活补贴,每个月都给她发,让她的生活有了保障。

首届郭沫若学术讨论会在 1979 年于乐山城举行,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郭庶英受到邀请参加了,还趁着这个机会看望了张琼华。

两姐妹看到张琼华,赶忙热情地过去握手,还叫了声:“妈妈”。

张琼华独自过了一辈子,孤独寂寞都没把她压垮。可一辈子没儿没女,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憾事。到了晚年,忽然听到有人叫她“妈妈”,把她弄懵了。旁边的侄媳妇跟她讲,这俩是郭沫若和于立群的女儿,她这才懂了。

张琼华两眼含着泪,不停地冲郭平英、郭庶英姐妹俩点头,激动得啥也说不出来。

1980 年 5 月 24 日,张琼华与世长辞,终年 90 岁。

这位富家小姐呀,自打迈进婚姻的那一步起,人生就有了极大的转变。在家啥活都不干,可在郭家却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她明明啥也没做错,为啥就得过上这样的人生呢?

依着她自己的讲法,这所有都是她的命,谁也怨不着。也许,她的抉择没错,因为她凭借自己一辈子的坚守,得到了往后日子的“老有所依”,还听到了一声“妈妈”。

在过去的那个旧社会,张琼华要是选择离婚,要是选择跟命运对着干,她到底能赢不?一晃眼,张琼华都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以前的那些事儿就让它过去算了。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