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9岁,工资8500,每月给妈妈6000,自己买金项链,妈妈骂她自私
发布时间:2024-09-02 13:42 浏览量:18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许多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像苏青这样的年轻人,承受着家庭责任的重压,月薪8500却依然觉得入不敷出。面对家庭的困扰和自我价值的迷失,她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她的故事中,友情的力量和自我觉醒或许是她走出困境的关键。
苏青29岁,是一名工资8500的设计师。在外人看来,她应该算是上班族中的佼佼者了,月收入破万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但是她的生活并不富裕,因为除了自己的开支,还有家里弟弟妹妹的学费,还有妈妈的生活费,每个月这些开支加在一起,让苏青始终感到喘不过气来。
苏青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原本还有一笔赔偿金,可惜后来因为一场官司所有打水漂,苏青的妈妈也因此一蹶不振,成了智障,所以从小到大的家庭责任就全部落在了苏青一个人身上。
本来以苏青的能力和学历,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但是家庭的变故让她不得不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去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而她妈妈因为精神方面的问题无法正常工作,只能每个月领一份微薄的救济金。
弟弟和妹妹读书是个大头,虽然他们每个月还有一些生活费是自己打工挣出来的,但是离上学的全部开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苏青只能舍弃自己的生活品质,勉强让家里人维持下去。
如果单纯只是这些责任倒也罢了,关键苏青和她妈妈的感情并不算太好。也许是从爸爸去世那会开始,她们之间的亲情就已经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彼此之间深深的厌恶。
每当苏青拿着工资卡去给妈妈存钱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像一根明线一样,让人观察都感到尴尬。更何况苏青心里明白,这些钱都会被自己用完,根本不会有一分钱是她自己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生活的压抑和无奈,让苏青在工作之余变得越来越消极。原本有理想有抱负的她,却因为家庭原因迟迟无法迈出自己发展的步伐,只能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没有任何前景可言的工作。
如果不是因为乐乐,苏青现在甚至连朝气和激情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乐乐是苏青在公司里认识的朋友,比她小两岁,性格开朗,为人坦率。两个人相处得很好,从工作日一起吃饭到休息日约出来逛街,几乎已经成为习惯。
苏青也很喜欢和乐乐在一起,因为她能感受到对方身上那种与世无争的气质。或许是因为家境优渥的缘故吧,乐乐并没有太多生活上的焦虑,她对所有事物都能保持一种客观冷淡的态度。
这一点在处理感情问题时体现得最明显。虽然乐乐也谈过几段恋爱,但是每次都能及时做出正确判断,不会让自己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对于苏青这样面临家庭压力又缺乏情感支持的朋友来说,乐乐简直就是天降的馅饼,可以说她每句话都给予了苏青很大的鼓舞。
本来还犹豫要不要和乐乐商量租房的事情,在她的耳提面命下几乎已经做出决定了。面对苏青的感激之情,乐乐笑着说:“你这是望子成龙心切了,在我看来也没什么啊,我们又不是外人。”
外人内人虽然有所不同,但是身处这个圈子里的人显然更能理解当事者内心的挣扎。单身一族租房已经成为现代都市里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要落实到自己身上时,还是需要有一些勇气的。
更何况苏青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顾虑对象——妈妈。从小到大任福就像苏青心头的污点一样存在,在她所有人面前都是温文尔雅却在任福面前绝对听话顺从。
而这种关系背后真正发挥作用的,则是任福那句“没有你就没有我”的话。这或许在其他人听来只是母女之间最普通不过的情感宣泄罢了,但是放在苏青这样特殊家庭背景下就完全不同了。
任福要是真的失去苏青这个依赖对象,她能坚持多久自己一个人生活?想必这位已经深陷精神泥潭多年的前辈应该清楚“养”自己有多难了吧。
所以说到底苏青离开家独自生活并不是不可能做到,而是自己和家人之间心理暗示的结果。
但是乐乐并没有因此给予过多同情和安慰。相反地她劝说苏青说:“你得学会为自己花钱。”
虽然听起来只有六个字而已,但是对于苏青这样从小到大都过被动生活的人来说可不是一句闲话。她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属于自己的钱包,每次挣来的钞票都会第一时间交给妈妈,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放进卡里。
即便是像换个手机这样再正常不过的消费行为,在苏青看来也需要经过妈妈认可才行。从小到大任福都是按照自己意志来安排女儿生活和消费的,“你怎么能为难她呢?”这句话恐怕已经深深地印在苏青脑海里了。
所以即便此刻她和妈妈之间已经陷入僵局,在选择项链这件事上更是闹得不可开交——苏灵要走进商场里名牌专柜;苏青拿着8000元想去给她买礼物被拒绝后只好转战线下店铺;两姐妹之间已经形成了难以化解的矛盾。
如果不是乐乐及时出现制止双方可能已经闹翻了。对于这个建议苏青本能地排斥,“我怎么舍得呢?”
但是乐乐很坚定:“你就算舍得也得硬着头皮上啊!你们两个本来关系就不好,在我看强行送这个礼物已经很做好了。再说你也听见苏灵怎么说你的了,这次不给她买单你们姐妹俩可就断绝关系了。”
面对乐乐抛出来如梦初醒般现实又残酷的话题苏青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个29岁长大未成家的单身女性,她在生活中已经吃尽了很多闷亏。
如果单纯从金钱上看当然算不上什么,“大款”任福每次给予支援时都能慷慨解囊;如果说成长经历则也算是锻炼得不错,“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更重要的是这次为自己消费甚至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否则眼看着就要和重要场合闹翻了。
以往任福要求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得到满足全部是因为苏青在她心中放得太重“家庭责任”的标签了。只要任福一开口要求帮助或者拿走她应得的东西时,“女儿情节”就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出强大冲击力。
但是现在似乎有点不同了,“你得学会为自己花钱”,这句话在耳边回荡。或许“家庭责任”已经走到尽头,“女儿情节”该结束了吧。
告别“女儿情节”于是苏青毅然决然地拿起手机打开网购页面。“我们还是先看看别家怎么样。”
乐乐也知道此刻不能给太多压力,“好好好反正你也看过实物了就当做熟悉产品吧。”
可能这个转变对于外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在苏青看来却是28年来从未有过的突破。任福怎么说都不能算数了,“我得学会为自己花钱”,这句话正在发挥强大作用。
如果说选项链只是一个开始,在之后无数次类似选择中“女儿情节”会像消逝的余晖一样渐渐黯淡。
坚决离开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中更残酷,在得到乐乐几天后终于拿到工资卡5600元到账时苏青那份坚定开始摇摇欲坠。
或许这并非她心血来潮或者性格大变,而是从家里回来那天发生的一幕彻底改变了她与家人之间“女儿情节”的关系。
本来出去租房这段时间还算顺利,虽然和妈妈关系依然紧张;虽然弟弟和妹妹偶尔还会向自己开口要生活费;但总体来说苏青已经踏上“学会为自己花钱”的道路。
即便遭遇“女儿情节”的重大考验——姐弟矛盾也几近化解;即便心中有些波动仍选择硬着头皮送出5100元项链——毕竟“不能没有我”在她心中占据太重要位置。
然而回家那天发生的事情让苏青彻底看清现实,“不能没有我”只不过是任福挽留时随口说说的话;5100元项链其实可以再便宜点,“你怎么能为难我”同样适用于两姐妹之间。
作为回报苏灵送给自己母亲任福居然还指手画脚起来:“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怎么舍得买?以后我们家里缺钱你可不能心疼自己。”
更离谱的是任福还开始指使女儿为自己购物,“我老了视力不好你帮我在网上挑挑。”这似乎成了每天晚上必须完成的任务,“学会为自己花钱”的决心正在被彻底击溃。
告别压力5200元工资实际到手3000多,“女儿情节”要求全部消灭似乎还为时过早。面对日益加重压力和困难苏青陷入了彷徨,“我究竟能不能走出‘女儿情节’?我究竟能不能坚持‘学会为自己花钱’?”
如果没有任福那句言犹在耳“以后我们家里缺钱你可不能心疼自己”,也许苏青可以毫无顾虑地把5100元项链退掉;如果没有任福那急需落实“学会为自己花钱”;如果没有眼前种种证据表明打破“女儿情节”真正需要付出代价;5200元项链其实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所以当任福找自己拿工资时苏青毫不犹豫拒绝了,“你可以找弟弟或者打工赚钱啊。”这种回答简直让任福难以置信,“你怎么这样对我?”
走向成熟回到房间里苏青险些泪流满面。“我真该相信她能帮助我吗?”
前前后后任福找自己要走2000多块钱,“我们家里缺钱”就像耳边响起的圣旨;5100元项链压在心上让自己喘不过气。“学会为自己花钱”,昔日信念此刻如同泡沫般破灭。
如果不能坚持“5200元项链”、“5200元工资”,如果不能告别“女儿情节”,苏青恐怕真的会被“以后我们家里缺钱你可不能心疼自己”牢牢镇压在底线以下。
苏青的经历让人感同身受,很多人都在家庭责任和个人追求之间挣扎。我们常常忽视了为自己花钱的重要性,觉得责任重于一切。但正如乐乐所说,学会为自己花钱,或许才是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你们觉得苏青该如何继续面对这样的压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