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妈妈得了阿尔茨海默》:一位脑科学家对抗认知症的苦与乐

发布时间:2024-09-20 22:02  浏览量:22

阿尔茨海默病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提起,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是医学的发展让精神疾病的分类更加详细和科学。

我想看《当我妈妈得了阿尔茨海默》这本书,只是因为对阿尔茨海默确实很陌生,想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这种疾病。

而书封上的那句——“一位脑科学家与母亲共同对抗认知症的心得”,还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度。

正像本书的前言所说,作者不像医生那样作为一个局外人去对抗疾病,她本来是一位脑科学家,她在“观察母亲状态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尝试从脑科学的角度探究她的行为表现和背后的原因。”

书中详细叙述了作者从开始感觉到母亲的变化,带母亲去看医生,再到按照遗嘱和自己具备的脑科学知识,努力延缓母亲病情发展。这其中有痛苦、有辛酸、有无奈,但也有惊喜和感动。

即使是对认知症有专业的了解的脑科学家,面对自己的母亲患病,她的心态也不比其它病患家属好多少,同样充满着忧虑、焦躁和不甘心。

但也正如其他家属一样,作者在看到确诊结果之后,反而轻松了。她不但振作精神决定和母亲一同对抗认知症,还决定记录下这个过程,以帮助更多的家庭。

书中一边记录了母亲记忆、行为、习惯的变化,一边将这些变化用脑科学的知识做出了详细分析,在耐心通俗的叙述中,让读者理解人们行为变化和大脑各个部分的关联,有种边看故事边学知识的获得感。

但和一般的边举例边讲述不同的是,故事的主角,也就是书中的母亲,她的改变还牵动着作者和读者的心。

阅读的过程我知道了,即使面对治愈概率为0的疾病,家属能做的也有很多。

比如,想让患者多做些事情来对抗自理能力的减弱,首先可以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心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完成一些事情,不随便打断或者建议。就像书中作者和母亲共同做饭的时候。

作者还指出,即使疾病让母亲丧失了记忆力和逻辑能力,却从来没有丧失的她的可贵人格和对自己的爱。

我想现实中的其他的患者也一样,他们的独特人格和爱的表达,不止是自己生活的希望,也是家人们能够获得的最大安慰。

书的最后,还提出了情绪对于认知症的重要性,作者详细例举了情绪与脑科学方面的历史研究,得出了“认知症患者失去了理性,但保留了情绪”的结论。

作者在观察和照顾母亲两年半之后,也验证了这个理论。因为母亲通常会突然生气,但是为什么生气却不记得。

作者还提出,既然阿尔茨海默患者保留了情绪,家属应该关注病患的情绪,并帮助他们激发新的情绪。新的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大脑皮层得到锻炼,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

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普通人的价值只在于认知症知识的普及,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这本书还为我提供了学习之外的启发,因为其中的某些脑科学知识对于普通人也适用。

比如说情绪的积极调整其实可以锻炼每个人的大脑皮层。再比如说,就算没有患认知症,记忆随着年龄的衰退也是每个人的困扰,但我们可以做些事情来延缓记忆衰退。

因为这本书是一位女儿所写的,书中母女互动的描述让我非常感动,可以看出,即使看着母亲的改变让作者越来越多地感到爱莫能助,但是她们对彼此的爱和尊重却从未减少,这些也让感到:阿尔茨海默病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