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里的一枝花
发布时间:2024-10-17 20:26 浏览量:16
5
岁男孩小倪,因为牙龈脓包,在某院反复治疗后脓包一直未消退,找到龙岩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张小花副主任医师,脓包治好了。经过全口龋坏牙齿的治疗,小倪妈妈说孩子牙齿好了,爱笑了,爱吃饭了,也长个了。说起孩子的成长,家长们总绕不开“牙齿”这个话题。许多家长无奈吐槽孩子瘦小,不爱吃饭,费尽心思下厨房,孩子挑挑捡捡,青菜不爱,肉不爱……。很多家长第一时间会想到可能是积食、消化不良等问题。在龙岩市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经常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就诊咨询各式各样关于孩子牙齿的相关问题,临床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张小花副主任医师给家长们打开了一个新视角---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可能和牙齿有关。
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张小花副主任医师在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技术精湛,深得同行和患者的好评。张小花主任提醒市民,她说:当孩子牙齿龋坏时,就会出现塞牙、进食不适,甚至牙齿缺失,孩子逐渐变得不爱吃饭,不爱吃肉、菜,东西嚼不烂,挑食,偏食……这让孩子长得比同龄人慢,体质差,抵抗力差。由于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他们蛀牙可能不会表达出强烈的疼痛感,但龋齿的存在无疑是个大隐患。
俗话说:牙口好,吃得香。毕竟孩子患上了龋齿,最先影响到的就是咀嚼功能。当乳牙发生龋坏、疼痛甚至缺失时,会导致孩子的咀嚼功能下降,孩子会因为牙疼、塞牙而不爱吃饭,从而引发厌食和偏食。龋病是危害我国婴幼儿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会造成疼痛,影响进食和咀嚼,继替恒牙的发育、心理健康等。虽然孩子的龋齿患病率高,但是却未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组儿童龋齿仅5%经过治疗治疗。
龋齿是这样的↓↓
张小花副主任医师
张小花副主任介绍了儿童预防龋病的若干办法,使千千万万小朋友远离龋病。
1
有效清洁口腔
婴儿牙齿萌出前,家长要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从第一颗牙萌出开始,要用适合的清洁工具为孩子清洁牙齿和口腔,每天至少2 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0~3 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3~6 岁儿童可学习使用“圆弧刷牙法”刷牙,但仍需家长每日至少帮孩子刷牙1 次,并监督孩子刷牙。6 岁以后,家长要继续监督和帮助孩子刷牙,以保证刷牙效果。牙齿之间的缝隙易滞留细菌和软垢,除刷牙外,每天应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缝隙。
2
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第一次口腔检查宜在宝宝第一颗牙齿长出后6个月内(通常是出生后12个月),医生可以评估儿童牙萌出和口颌面部发育情况,评估患龋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饮食习惯指导,若发现口腔疾病也可以尽早治疗。根据患龋的风险评估决定之后的检查频率,风险低的半年检查一次,风险高的三个月一次。
3
主动预防,采用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措施预防龋病
预防大于治疗。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使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也可由专业人员实施牙齿涂氟,在牙面形成保护层,并促进被酸腐蚀的牙齿再矿化,预防龋病。
4
减少高糖食品、饮料及碳酸饮料的摄入
经常摄入高糖食品、饮料或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或酸蚀症。提倡减少高糖食品、饮料摄入,少喝碳酸饮料,进食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此外,由于完整水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过程更缓慢,所以新鲜完整的水果不易致龋,但水果制成果汁后其所含糖分成为游离糖,致龋性就会增加,因此,不建议将水果制作成果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