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找寻工作的平衡,感恩乒乓的美好

发布时间:2025-01-22 10:13  浏览量:2

睡过站的“小迷糊”,裁判界的“幸运儿”

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天津市儿童医院报到。那时妈妈在河西区十八街小学当老师,学校里有支乒乓球队,为了增加我的活动量,她叫我到乒乓球室捡球,顺带也玩一玩儿。于是,我每天放学都会背着书包到乒乓球室一边捡球,一边跑跑跳跳。看到大队员练球时,我会时不时地模仿两下,后来被教练看到了,就叫我上台试着打一打。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打后,我觉得乒乓球越来越有意思,还学会了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教练找到我妈说“这孩子挺有悟性,让她坚持练吧”,这句话让我真正走进了乒乓球的世界。后来我加入了校乒乓球队,上三年级时,我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天津市乒乓球比赛,竟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年龄组的单打第三名。获奖后,学校用大喇叭广播表扬为校争光的运动员,我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心里美滋滋的,再训练就更有动力了。

一年后,我进入了河西区业余体校,师从钟金勇教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我在天津市乒乓球比赛中拿到了女单冠军,继而进入天津市体育馆乒乓球队,认识了更多高水平的小伙伴。

天津市体育馆离我家特别远,每天放学后我要倒两趟公交,花 40 多分钟才能到。日常训练要持续 3 个小时,直到天黑后我再倒两趟公交回家,如此每天挥汗如雨,周而复始。由于回家路上又累又饿又困,以至于我在车上睡着过很多次,等一睁眼发现坐过站后,才下车往家猛跑。那时坐公交车买的月票丢了无数次,还被很多好心人护送过,现在想想,真是人生历练的财富。后来,我入选了天津市集训队,乒乓球作为一项特长,彻底成为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89 年,我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工作之余开始接触乒乓球裁判工作。1992 年,天津市举行第四届“天盾杯”乒乓球比赛,裁判长是洪渔夫老师。在他的召集下,我仗着胆子去做了裁判员。由于小时候一直打球,对规则理解比较到位,所以做起裁判来我并不犯怵。有过几次大型乒乓球比赛的裁判经历后,我感觉自己需要填补的理论知识还很多,所以经常找前辈们指点解惑,然后在实战中仔细体会,慢慢积累,终于成长为了天津市乒乓球裁判员的骨干。

1995 年第 43 届世乒赛在天津举行。早在 1993 年,天津市就成立了世乒赛筹委会,并经常组织裁判员培训和考核。1993 年 11 月,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在山东济宁举行的全国青年裁判员培训班,这次培训班旨在从全国优秀的青年裁判员中选出准国家级的裁判员,入围者还可以获得国际级裁判的考试资格。在 6 天紧张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程嘉炎、孙麒麟等老师的倾囊相授,最终我也顺利通过考核和答辩,成功拿到了考国际级的名额。1994 年 2 月,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在天津举办国际级考试,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国际级裁判员。

那年我 24 岁,被大家笑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国际级裁判员”,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后来,我被抽调到 1995 年世乒赛筹委会竞赛部工作,从姚振绪、史昭环、王俊英等大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乒乓球竞赛组织工作的知识。世乒赛期间,我参与了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还执裁了邓亚萍和乔红的女单决赛。

为工作忍痛割爱,为裁判甘做纽带

作为一名老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裁判工作在某些方面是冲突的,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多年以来,我一直在两者之间找寻着最佳的平衡点,并始终秉承着一种信念:只要工作允许,就要投入到乒乓球中;只要有时间,就要去做乒乓球裁判。

长年的裁判生涯让我养成了一种思维缜密,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在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工作期间,我被提拔为学校的中层干部,负责党务工作。河东实验小学是天津市的重点学校,也是当时天津市规模最大、学生最多的学校。除了党建工作,我还承担着学校的乒乓球俱乐部工作,培养孩子们的乒乓球兴趣。学校有一项宏伟的计划就是让每位学生会打乒乓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积极组织体育老师培训,和大家一起制定校本教材,反复进行教研,探讨如何上好乒乓球课。此外,我们还开发了大课间的乒乓操,以及专门的乒乓球体育课。学校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教育专家代表团都会观摩我们的乒乓球课,每当讲解人提到课程的发展历史和成效时,都会让我和同事们倍感骄傲,也让我们更有自信和使命感。

由于学校工作繁忙,我也错失过很多外出参赛的机会。记得 2013 年全运会前,我接到了中国乒协的任务书,心里特别高兴,毕竟在全国最高级别的运动会上做裁判,机会非常难得。但不巧的是,那段时间学校要承接国家级的调研工作,我实在离不开岗位。经过几天斟酌,我只能“忍痛割爱”,找到中国乒协负责裁判工作的领导请假,为此我遗憾了很久。

从教 30 多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获得三次天津市、河东区优秀教师;获得两次河东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天津市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一等奖以及河东区体育学科带头人。在乒乓球裁判岗位上,我参加了 1995 年、2005 年、2015 年三次世乒赛,以及多次国际公开赛、全国锦标赛和超级联赛。近年来,我多次参加了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举办的学生赛事,以及中国特奥会组织的乒乓球比赛。特奥会的比赛搭建了智障运动员和正常运动员的交流平台,在那个赛场上,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胜利者,我能够为这些运动员服务,并看到他们奋力拼搏的样子,感觉内心无比充实和愉悦。

自从担任天津市乒乓球运动协会的竞赛委员会主任和裁判委员会副主任以来,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憧憬天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随着身份的转换,我的注意力也从原来的参加比赛做裁判员、关注比赛细节、提高临场能力,逐渐转移到乒乓球的竞赛管理和裁判长工作细节等方面。例如,一次赛事的场地如何布置会更有艺术性;比赛的编排如何体现科学性;比赛的颁奖流程如何做到高效流畅等等。在外出执裁的过程中,我会积极向其他省市乒协取经,不断积累比赛中出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天津市乒协每年要承接 20 多个比赛,在乒协领导的带领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下,我们总能保证各级各类赛事顺利完成。

天津市乒协裁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裁判员培训,包括高级别裁判员的培训以及裁判员等级培训等。每次讲课之前,我会全力准备,把乒乓球比赛规则、规程融入精致的 PPT 中,并尽可能生动地为学员们展现出来,努力提升他们的兴趣点,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临场实践中,从而培养和壮大天津的裁判队伍。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甘愿做一条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力求将中国老一辈裁判员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与新一代青年裁判员串联起来,继续为乒乓球裁判工作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