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学霸(二)
发布时间:2025-02-05 08:50 浏览量:3
今天接上期继续来分享一下邻居家是如何把一个中等生培养成学霸的。
明明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成绩并不好,后来,他妈妈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抓住了家庭教育,孩子就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直接冲进了年级前五,后面就没掉下来过。
具体做法是:
一、从三年级起,妈妈就开始每天跟着教学进度给孩子讲题,重视每天的作业和每一次单元测试,以此来了解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弱。给孩子打好知识基础。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注孩子,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听起来很简单,但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很难一对一地帮助他完成,但是家长可以,家长只用管好自己的小孩就可以了,而且家长不光能做,做的越好,孩子在学校越轻松,老师也会越喜欢孩子,孩子也会喜欢上学习,如此下去,形成良性循环。
①语文学习中,培养孩子阅读及积累的习惯。
语文是厚积薄发型学科,需要从小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小学优势不明显,但越到后面后劲越大。字词学习没有捷径,就是要反复听写、默写,直到一字不差为止。
明明妈妈从孩子三年级开始(当然最好从一年级就开始。),1、每天晚上坚持听写字词,从无间断。2、每天让他背诵一-首古诗。因为她考虑到初中要接触很多新学科,背起来费劲,就从三年级开始背起来,用一年时间背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共155首, 背的过程中积累作者生平、诗文大意和赏析,四年级时,明明已背完《初中必背古诗文》,五年级时,他又背完了初中最著名的8篇文言文。
明明妈妈告诉我,让孩子早早背,多积累些,给初中节省更多时间。初高中直接吃老本,孩子会很轻松。
3.关于阅读。阅读往往是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所以,要培养孩子每天阅读的习惯,并且读后要会提出问题,能解决问题。
因为孩子到初中后,就会发现语文试卷上的内容大部分和课本无关,你刷题根本刷不出高分。从小阅读的孩子,思考的深度、广度、灵活度都远高于那些不读书的孩子,后者只能眼睁睁的被扣分。
读什么呢?一、二年级时,以绘本以小故事为主,二三年级大量读科普,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四五年级过渡到历史、文学、名著阅读,读思结合。如果孩子自己想积累,可以给孩子准备个积累本,好词好句好段都可以往里丢,这就是孩子以后写作的素材小金库。
尤其是寒暑假,周六、周1日是阅读与积累的好时候,明明妈妈每周末都会把孩子读的书浏览一遍,抽出一个小时与孩子互动交流一下,在交流中肯定孩子的收获,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进行适时的引导,促进孩子深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