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肿块不只是堵奶,也可能是肿瘤!二胎妈妈的惨痛教训

发布时间:2025-03-28 08:31  浏览量:3

浸润性乳腺癌 右侧腋窝多发淋巴结癌转移 后续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全身治疗 …… 当得知这样的诊断结果, 二胎妈妈王女士一家都懊悔不已。

明明家里到台州医院东院区只需要10分钟,但从两年前发现“桂圆”大小的肿块开始,一家人都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才造成了现在这样的严重后果。

从“桂圆”到“转移”,这个疏忽很致命

39岁的王女士是一位二胎妈妈,生产后一直坚持母乳喂养,但是近2月里,她的右侧乳房出现了溃烂,严重影响生活,不得不到台州医院乳腺外科进行就诊。

门诊医师接诊后了解到,王女士早在2年前就曾发现右侧乳房有一个肿块,有“桂圆”大小。但当时,她认为肿块有点小且在孕早期就没有重视,也没有进行后续的随访和检查。

分娩后,坚持母乳喂养的王女士发现自己右侧乳房的肿块也在逐渐长大。“我们觉得应该是堵奶导致的肿块,让娃多吸吸就会消下去的。”王女士说,尽管有时候乳房的肿块也影响宝宝吸奶,但考虑到老公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带2个孩子就一拖再拖没去看医生。

直到2个月前,右乳的肿块出现破溃,溃烂的面积逐渐增大,渗出增多并出现腐烂的臭味,王女士和老公才不得不到离家只有10分钟路程的台州医院东院区就诊。

入院后谢伯剑主任医师医疗团队立即为王女士安排全面检查进行疾病评估,右侧乳房的肿块经穿刺后被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并且出现了右侧腋窝多发淋巴结癌转移,后续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全身治疗。

哺乳期的肿块不只是堵奶,也可能是肿瘤

据台州医院副院长、乳腺甲状腺外科谢伯剑主任医师介绍,王女士的乳腺肿瘤属于妊娠相关性乳腺癌,指的是妊娠期间或产后一年内诊断出的原发性乳腺癌,包含妊娠期乳腺癌和哺乳期乳腺癌。

与常规的乳腺癌患者相比,发病较为隐蔽,怀孕和哺乳期间女性乳房发生的正常生理变化常与乳腺癌的症状重叠,从而导致诊断上的混淆,常被误诊为乳汁淤积引起的肿块,转移风险增加2倍以上且生存率较低。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和“三孩政策”的放开,妊娠及生育次数的增加、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妊娠相关性乳腺癌在临床时有发生,并且数量有上升趋势。

谢伯剑提醒广大宝妈及准宝妈们:哺乳期乳房出现硬块要引起足够重视,可能不单单是乳腺炎或乳汁淤积引起,它还可能是乳腺癌!

同时,他建议女性最好在怀孕之前进行一次乳房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孕期及哺乳期若触及乳房肿块要及时到乳腺专科门诊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妊娠相关性乳腺癌的可能。

谢伯剑

主任医师 肿瘤学博士 硕导

浙江省台州医院党委委员 副院长

台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学者

浙江省数理协会乳腺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台州市肿瘤质控中心主任

台州市抗癌协会肿瘤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台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