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我捡到昏迷男孩救下他,23年后他带着妈妈来认亲,我腿一软
发布时间:2024-11-18 01:39 浏览量:5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我叫赵月华,1977年我刚26岁那年,在农贸市场卖豆腐。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磨豆子,赶在早市开始前把新鲜的豆腐摆上摊位。那时候豆腐一斤三毛钱,可我们这些小本生意的人,到了傍晚还有剩货就得降价处理,有时候一斤豆腐只能卖一毛五分钱,可即便这样,也常常会剩下一些。 记得那是深秋的一个傍晚,天已经擦黑了。我正要收摊回家,远远看见市场后面的小巷子里躺着个什么东西。那时候路灯少,我拿着手电筒去看,这一看不要紧,把我吓了一跳!竟然是个小男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蜷缩在地上,浑身发烫。 “娃娃,娃娃!”我轻轻喊他,可孩子一点反应都没有。我用手摸他的额头,烫得吓人。这可怎么办?那时候人心都比较单纯,我也没多想,就把他背回了家。 我家就在农贸市场后面不远的小巷子里,是个两间瓦房。进门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卧室。房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我把男孩放在床上,赶紧去喊隔壁的王大爷。王大爷是个老中医,在我们这一带很有名气。 “王大爷,王大爷!救救这个孩子吧!”我着急地敲门。王大爷穿着老式的对襟棉袄出来,拿着个放大镜仔细检查了孩子。 “这孩子发高烧,身上还有伤,得赶紧退烧。”王大爷皱着眉头说。 “大爷,您开个方子,我这就去抓药!”我心急如焚。 王大爷写了个方子,我拿着方子跑到镇上的德仁堂。那时候药店关门早,我使劲拍门:“老板,老板!救命啊!” 好在老板人心善,给我开了门。那些中药加起来要8块5毛钱,我身上只带了5块钱。我想都没想,就把脖子上戴了十几年的金项链摘下来: “老板,这个能押给您吗?等我凑够钱就来赎!” 老板接过金项链,叹了口气说:“算了,你这是做好事,8块5就8块5吧。” 我抱着热药跑回家,王大爷已经用湿毛巾给孩子擦身子降温。我们忙活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孩子的烧总算退了。 “姐姐。。。。。。”孩子微弱地叫了一声。 “娃娃,你醒了?”我赶紧凑过去,“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 “我叫韩小军。。。。。。”孩子说完又昏睡过去。 接下来的三天,我寸步不离地照顾他。我把做豆腐的活都交给了平时帮忙的张婶。白天给孩子煎药,喂饭,晚上睡在地上,听到一点动静就赶紧起来查看。 第三天晚上,孩子的烧彻底退了,也能吃一点稀饭了。我蒸了个鸡蛋羹,他吃得很香。 “小军啊,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好不好?”我试探着问他。 孩子低着头不说话,我也不敢问得太急。那天晚上,我做了个热腾腾的萝卜汤,想着第二天给他喝。 可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床上空了!床头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阿姨对不起,我要去找妈妈。” 我一下子瘫坐在床边,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这孩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现在又去了哪里?我翻遍了整个小镇,问遍了所有人,都没有他的消息。 镇上有人说:“赵月华啊,你这是何必呢?救了个白眼狼,连句谢谢都没有。” “就是,现在的人心都坏了,你一个女人家,瞎操什么心?” 我听着这些话,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不后悔救他,可是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在外面流浪,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还是守着那个豆腐摊子。每天早上4点起来磨豆子,晚上8点收摊,一年到头就这么过。街坊邻居都说我:“赵月华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伴儿了。” 可我哪有心思想这些?那年遇到的小军,时常在我梦里出现。我总想,他现在在哪里?有没有找到妈妈?过得好不好? 后来我攒了点钱,在农贸市场门口开了个小饭馆。记得开业那天,街坊邻居都来捧场,我做了十几个菜请大家吃饭。张婶吃着吃着就说: “月华啊,你这手艺是真好,就是太实诚了。这年头,实诚人容易吃亏。” 我笑笑说:“不图赚大钱,能养活自己就成。” 可日子哪有那么顺心?开饭馆第一年,就遇上个骗子。他说是外地来的商人,在我这里吃了一个月的饭,欠了300多块钱。说是等进了货就还,结果人就这么跑了。 街坊邻居又说:“你这人啊,就是太老实,太轻信人。” 我心里暗想:这世上,老实人就活该被骗吗?我就不信,这世上的好人会比坏人少。 每年我都会拿出一部分钱,给镇医院捐点药品。我总想,万一哪天小军生病了,也能得到救治。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我这个想法是不是太傻了。 1985年的时候,隔壁王大爷得了重病,他老伴儿早就走了,儿女都在外地。我就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每天给他煎药,端饭,擦身子。那时候饭馆刚开始有点起色,我就把做好的菜端过去给他吃。 王大爷总是说:“月华啊,你这是何必呢?我这把老骨头,哪值得你这样照顾。” 我说:“大爷,当年要不是您给小军看病,他哪能好得这么快?我这是报恩。” 王大爷咳嗽着说:“你呀,就是心太软,这么多年了,还记着那个孩子。” 我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在想:不知道小军现在长大了没有?他还记得那天晚上的事吗? 日子就这样一年年过去。我的饭馆生意越来越好,街坊邻居都说我的手艺绝了。特别是我做的糖醋里脊,酸甜适中,外酥里嫩,经常有外地人特意来吃。 眼看着到了2000年,我已经52岁了。这天下午,饭馆里来了一对母子。儿子看起来30多岁的样子,西装革履,戴着眼镜。他母亲穿着朴素,但看得出是城里人。 我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想吃点什么?我们这儿的糖醋里脊很有名。” 那个男人看着我,眼睛慢慢红了。他站起来,声音有些发抖:“阿姨,您还记得23年前,在农贸市场后面的小巷子里,救过一个发高烧的小男孩吗?” 我的脑子“嗡”的一下,腿一软,差点摔倒。那个男人赶紧扶住我:“阿姨,我是小军啊!” 我浑身发抖,看着眼前这个高大英俊的男人,怎么也没想到他就是当年那个瘦小的孩子。我一时说不出话来,眼泪就流了下来。 “小军,真的是你吗?这些年你去哪里了?”我拉着他的手,生怕他又不见了。 小军的母亲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赵大姐,我对不起你啊!” 我赶紧把她扶起来:“大妹子,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原来,小军是被人贩子拐卖的。那天晚上他从人贩子手里逃出来,被打伤了,发着高烧躺在巷子里。后来他想去找妈妈,就偷偷离开了。没想到走着走着又遇到了那伙人贩子,被他们带到了外地。 “那些日子,我总是想着阿姨家的温暖。”小军红着眼睛说,“您给我煮的鸡蛋羹,那个味道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小军的母亲张兰告诉我,她找了儿子整整五年。后来有人说在火车站看到过这伙人贩子,她循着线索找到了小军。那时候小军已经13岁了,在一个山村里给人家放牛。 “这些年,我和小军一直在找您。”张兰抹着眼泪说,“就记得是在农贸市场附近,可是打听了好多次都没找到。今天我们是专门从省城赶来的,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您了。” 小军现在是省城一家大医院的医生,他说这些年一直想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张兰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打开一看,我愣住了——竟然是当年我典当的那条金项链! “阿姨,这是德仁堂老板的儿子一直保存着的。”小军说,“我们打听到您的消息后,特意去找到了它。老板说,当年看您半夜救人的样子,他一直记在心里,就把这条项链留了下来。” 我捧着这条金项链,想起那个雨夜,那个发着高烧的小男孩,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阿姨,这些年您为什么还一直不结婚啊?”小军问我。 我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救了你啊!这些年我总想,这世界上一定还有像你这样的孩子需要帮助。我不后悔做的每一件事。” 张兰拉着我的手说:“赵大姐,以后您就是我们家的亲人。小军在省城买了房子,您跟我们去住吧!” 我看着饭馆里熟悉的一切,看着窗外熟悉的街道,迟迟没有说话。23年了,我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可是,这么多年的期盼终于有了结果,我的心里却五味杂陈。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饭馆的门口。街上传来孩子们嬉戏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温暖。我该不该去省城呢?这个问题,或许需要好好想想。 也许,这世界上的善良,就像是撒在水里的盐,看不见,却能尝得到;这世界上的因果,就像是种在地里的种子,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