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心事咨询室 | 面对毕业和家庭变故双重压力,大四学生如何抗压?

发布时间:2024-10-25 08:53  浏览量:5

心理专家:跳出惯性思维才能看见问题全貌,一点点去直面更能战胜困难和挑战

临近毕业,妈妈遭遇车祸需要长期治疗……本期给心事咨询室来信的是一名大四学生,在亲眼目睹妈妈的痛苦后,来信人感觉自己“被压得有点喘不过气”,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甚至觉得“活着真没劲”。

倾听了来信者的诉说后,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负责人袁杰在回信中分析,来信人因为母亲的意外已经有了抑郁的倾向。他邀请来信人跳出自己的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看见不一样的生活,从重要的他人那里回到自身,一点点一天天去直面自己的人生,同时以母亲为榜样,坚韧地去面对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

来信

袁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幸听过您的课,觉得您是一位很好的老师,所以想向你倾诉一些我的烦恼。最近正值毕业季,加上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开心了。

家里发生的事是这样的,妈妈在今年七月搭车发生了意外,大腿较大面积挫伤,先是送到我家这边的医院治疗。当时我赶到医院,亲眼看到了外科医生的紧急处理,实在不敢想象妈妈当时有多么痛苦。但是一切才刚刚开始,在这边的医院住院几天之后,医生建议转去市区的三甲医院治疗。然后,妈妈一个月内经历了一次坏死肌肉的清除手术、一次移植头皮手术(但是后来植皮成功率不高)和一次移植大腿侧边皮肤手术。手术前,妈妈的情绪也多次崩溃,看到她这样,我心里也非常难受。在那段时间,爸爸和我轮流在医院照顾妈妈。每当我回到家时,我总忍不住大哭一场,哭完之后,第二天还是得继续面对现实。妈妈总说,姐姐很容易掉眼泪,但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我已经哭过好多次了。今年的暑假,我是在医院度过的。

八月底,妈妈出院了,但我和姐姐都上学了。爸爸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妈妈,两人挤在中山的一间很小的出租屋。虽然已经出院,但妈妈还不能自理,无法行走,手术的地方也出现了疤痕增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妈妈会和我诉说她的痛苦,我觉得让她说出来她心里会好受一点,但听到这些话的我,心情也很沉重。经历了这件事情,我才发现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平安健康。我时常安慰妈妈,希望妈妈乐观起来,但我发现连我自己都没办法乐观了。很多时候我会因为突然想起妈妈现在的状况而瞬间情绪低落下来,对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也失去了面对的勇气。我无法接受这件事情但现实又逼着我接受,有点被压得喘不过气了。感觉现在的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活着真没劲啊。

周围的好朋友也正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我也不敢向她们倾诉,感谢袁老师的倾听。

回信

亲爱的同学,

你好!

非常感谢你的信任,在“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的至暗时刻,并没有放弃,依然选择来信向我倾诉自己无处宣泄的烦恼。同时,也非常感谢你对我的认可。我作为老师,学生在结课几年后自发的认可,比任何官方的奖项都更有分量。

七月份,在即将进入大四的暑假之初,你突然遭遇妈妈发生严重意外住院治疗这样的负面事件,而且还“亲眼看到了外科医生的紧急处理”。你的共情能力很强,你说,“实在不敢想象妈妈当时有多么痛苦,但是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几天后,你妈妈从家那边的医院辗转去了市里的三甲医院;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你妈妈接连经历了三场手术。你说,“手术前,妈妈的情绪也多次崩溃,看到她这样,我心里也非常难受。”你和爸爸轮流在医院照顾妈妈,而且你很懂事,即便难受想哭也要扛到回家后再哭。你的隐忍和强撑,都骗过了妈妈。妈妈只知道“姐姐很容易掉眼泪”,你说,“但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我已经哭过好多次了。”

我也要给你一个大大的肯定,你是一个很好的女儿。八月底,妈妈出院了,已经开学了的你依然担心妈妈,担心她的“不能自理”和“疤痕增生”。你很忧虑妈妈的身体,“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你是一个好女儿。虽然听妈妈诉说她的痛苦自己“心情也很沉重”,但你“觉得说出来会让她心里好受一点”,所以你还是会听妈妈诉说。时间久了,虽然你嘴上在不断安慰妈妈,希望她乐观起来,但是你自己内心已经没办法乐观。你被“压得有点喘不过气了”,于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觉得“活着真没劲啊”。

除了是妈妈的好女儿,你也很照顾自己的朋友。你考虑到“周围的好朋友也正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所以也不敢向她们倾诉”。好在你能够向我倾诉。

我能听懂你内心被自己压抑和忽视的声音。你非常爱妈妈,很照顾朋友,也能够对作为老师的我表达认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你把周围的重要他人看得都比自己更重要,你习惯性地忽视了自己的感受。你照顾和共情周遭的所有人,但是忘了照顾和关怀自己。于是,你的惯性思维把自己压垮了。你“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开心了”,觉得“活着真没劲啊”,这些都是抑郁的症状,你可能有些抑郁的倾向了。

你可以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借助我的思维,换一种视角重新看见那个被忽视的自己。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进入身边其他人的视角,能够拉开与自己的心理距离,以更整体的眼光看待眼前的情况。你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你跳出自己的视角后,你和我一起,可以像坐直升飞机一样看到森林的全貌。

我将带着你看到,人生无常,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概率遭遇意外。这是“第一支箭”,会无差别地射向每个人,只要生命尚在,时间会愈合伤口。真正让我们内心痛苦不堪的是,自己射向自己的“第二支箭”甚至“第N支箭”。你妈妈遭遇意外住院做手术,是“第一支箭”,这支箭也射中了你。经历一个暑假的治疗,她已经出院了,伤口已基本愈合了。你说,“我也无法接受这件事情”,这便是你射向自己的“第二支箭”。你不妨像关心妈妈那样,试试自我关怀,不再向自己射更多的箭。

我还将带着你看到,你妈妈的确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身体痛苦,同时她幸好没有生命危险。你和爸爸、姐姐轮流照顾妈妈,我看见你拥有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之前你看到的是,“只能是爸爸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妈妈,挤在中山的很小一间出租屋”;我看到的是你爸妈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是《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我还将带着你看到有点颠覆你认知的景象。你说,“在很多时候我会突然想起妈妈现在的状况而瞬间低落下来,面对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也失去了面对的勇气。”从阿德勒心理学来看,作为大四的毕业生,你忽略自己的同时也回避了自己的责任,你原本就缺少面对学习和生活困难的勇气,于是你妈妈的状况为你提供了一个可供暂时逃避的空间。现在,当你重新看见家庭的温暖,不妨从妈妈的港湾回到自己作为毕业生的角色中来。

我还将带着你读一首诗。你说,“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生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波斯卡在名作《种种可能》中写道,“我偏爱不去问还要多久或什么时候,我偏爱牢记此一可能——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你妈妈已经出院,不用去问“还要多久”,她的好转自有时候。

亲爱的同学,请随我从未来回到当下,从重要的他人那里回到自身,回到大四毕业生的角色中,一点点一天天去直面自己的人生挑战。你可以向直面苦难的妈妈学习,也可以向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学习,“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愿心归自我心住当下!

袁杰老师

2024年10月24日

你的心事 我会听!

主办单位:广东新快报社

协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团队

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总队

承办单位:新快报教育研究院

来信参与方式:

1 点击以下链接:

2 邮箱:

■策划:林波

■统筹:王娟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