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亲密关系去治愈原生家庭的伤

发布时间:2024-10-07 01:26  浏览量:12

离婚综艺《再见爱人》中,傅首尔和老刘的婚姻引发了很多讨论。

在他俩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很破坏关系的心理——“补偿心理”。

对亲密关系最大的误解

傅首尔是位知名辩手,她曾经在很多个公开场合讲过自己的故事。

从没见过自己的爸爸,小时候为了生存,和妈妈住在满是老鼠的米仓里。

后来妈妈改嫁生了妹妹,只能把傅首尔放在姥姥家,偶尔才能接她过去住几天。

傅首尔说,那时候妈妈跟她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争气”。

这样的童年经历,造就了傅首尔要强的性格。

她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毕业后不满足现状,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到三四点写稿兼职。

就这么一点一点写到了《奇葩说》,真的做出了自己的事业。

只看傅首尔的事业线,她绝对是一个白手起家、能干能拼的大女主。

但这份要强到了爱情中,却没有什么帮助。

在和老刘结婚前,傅首尔谈过几任男友,她在段子里提比较多的是一位北大才子。

她形容对方“沉默寡言,少年老成,宽容而温厚”,即便才子的母亲一直不喜欢女方,这段爱情也持续了5年。

分手的导火索是傅首尔想去上海闯荡,男方不愿同去,慢慢的两人没话说,爱情消失了。

之后她遇到了老刘,一个同样情绪平和的宽厚男人。

傅首尔说老刘给她的感觉是“心态很好,能包容我的一切”,最重要的是和她不同,“几乎不会为任何事情发愁”。

这和傅首尔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最大的特点其实不是强势,而是“紧绷”。

这种“紧绷”的本质,是她内心的“匮乏感”,来源于她的童年经历。

一部分造成了生存焦虑。从小缺钱,于是她很怕穷,即便挣了钱也舍不得买贵的首饰,因为担心自己把它弄丢了;

另一部分导致了被爱焦虑。因为从未被父母完整地爱过,她的性格底色是自卑的,但她用强势掩盖了自己的自卑,拼命追求外部评价和现实价值,从而弥补内心的自我怀疑。

遇到老刘后,她觉得自己的焦虑和尖锐被老刘抚平和接纳了,俩人很快结了婚。

这其实是很多人选择伴侣的规则: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所缺乏的,希望这部分特质能够弥补自己的缺憾。

寻找互补型伴侣本身无可厚非,但这种规则,却很容易在相处过程中演变成一种“补偿心理”。

即把亲密关系当做补偿自己的工具,期待伴侣能够满足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

但其实,用亲密关系去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才是最大的误解。

不要疗愈你的伴侣

一开始,傅首尔和老刘的婚姻的确很幸福。

傅首尔讲过一个细节,她跟老刘说小时候为了让妈妈来看自己,偷喝洗洁精的故事,老刘心疼地哭了。

所以在一起后,他一直在尽力弥补老婆的创伤,满足傅首尔的需求。

傅首尔想赚钱,老刘就放弃悠闲的低薪工作,去倒腾做生意,但失败了;

傅首尔参加奇葩说,频频用老刘当素材,担心老刘介意,但他却主动表示只要她好,一切都可以;

傅首尔事业成功,顾不上家庭,老刘陪她举家搬迁,离开自己的社交圈做了全职爸爸。

除此之外,老刘在情绪上也为傅首尔提供了很多价值,傅首尔因为参加比赛过度焦虑,打电话给老刘。

老刘一边安慰她“大不了退赛”,一边立马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到现场(因为觉得飞机需要关手机,不能时刻回复老婆的消息)。

从各方面来看,关系初期,老刘都充分满足了傅首尔的情感需求。

不仅安抚和吸收她的负面情绪,同时为了她的事业配合和改变自己的人生步调,帮助她实现梦想,弥补内心的“匮乏感”。

这本来是一段完美婚姻,老刘直接或间接的,的的确确帮助傅首尔补偿了童年创伤。

但对傅首尔来说这还不够。

最新一期《再见爱人》里,节目组向几对夫妻提了一个问题:如果面前有一个按钮,按下后对方就会变成完美伴侣,你会按吗?

只有傅首尔按了。

她后来解释说,她希望老刘变成一个积极勤奋的人。

这其实是他俩婚姻的核心冲突:首尔希望自己的爱人是一个有事业、有进取心的人,但她认为老刘过于佛系、懒。

她在节目中讲,认为老刘扛不住事,担心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家庭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这话听起来很是那么回事,但背后的本质,其实还是她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

从经济条件上来看,他们家目前住上海别墅,请得起保姆,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因为内心匮乏,所以她总是觉得“不够”。

这种不够指向她自己:她总觉得自己的事业还可以再向前一步。

同时也指向伴侣,她希望老刘也能做出点成绩,满足她对于“优秀伴侣”的想象,进一步为她的自我价值多一份保障。

但事实是,最早老刘治愈她的,正是这份对于生活的“佛系”和“松弛”。

只是当初满足她情感需求的老刘,无法满足她当下对于伴侣新的价值需求,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才无法调和。

仔细想想,她和北大前男友分手的原因,和这个逻辑也是一致的。

核心目的,其实是为了减轻她内心的焦虑。

也就是说,从开始到现在,傅首尔的爱情脚本都是“补偿心理”:因为我很痛苦,所以希望你能配合我做出改变。

这就是“补偿心理”的后果,一旦对方不愿或者不能做到你所需要的补偿,那么就会觉得委屈、失落、愤怒,甚至采用攻击性的方式逼迫对方达到目的。

比如傅首尔就习惯性地指责老刘,希望能鞭策他做出事业。

这种行为的本质,其实是在干涉对方的人生课题。

因此,对方会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压抑自我,滋生出憋屈、自卑、挫败感,或是开始拒绝改变,消磨掉爱情。

比如老刘,他其实一开始有配合妻子做出改变,去参加脱口秀比赛或是做其他的工作,但能力和主动性都有限,所以一直达不到首尔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自闭。

好的亲密关系是自我成长

看完他俩的故事,我忍不住想到另一位因为婚姻频频上热搜的女明星——伊能静。

她的人生经历也特别坎坷,是家里第7个女儿,一出生父亲就离家。

母亲靠不住,只好自己赚钱养家还债,17岁就进娱乐圈工作。

直到在父亲的死亡证明上签字,她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得到过父爱。

52岁名利双收,还在节目里哭着说不会享受家庭快乐,因为总觉得如果自己不像小时候那样紧绷着生活,撑起家庭,这个家下一秒就会散架。

这么一个缺爱、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理所当然地把第一段婚姻视作救命稻草。

她在第一段婚姻中拼命“作”,通过另一半的包容来证明自己被爱。

日子过得惊心动魄,最后结束了婚姻。

现在,她和第二任丈夫秦昊拥有了一段美满的婚姻。

许多人觉得是秦昊的“接地气”治好了伊能静的“作”,但我觉得这不是根本原因。

最重要的是,伊能静自己终于意识到:安全感只能靠自己。

她活得越来越轻松、自洽,不把爱情当做吸取养分的唯一方式,而是去认真生活,修炼自我。

这是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提出的一个说法:谁痛苦,谁改变。

这并不是说让你去按照伴侣的想法生活,而是当你在关系中感到痛苦时,把它当作一个觉察的契机,去思考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好的亲密关系可以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这话没有错。

但它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用另一段关系直接填补内心的缺失,而是通过这段关系,看到自己的创伤和需求。

真正的补偿,是你亲自去弥补那个匮乏的内在小孩,获得自我成长,完成自己的人生课题。

当你变得完整时,或许也能带动伴侣的觉察,你们的关系反而会向你理想的方向发展,在流动中彼此滋养。

写在最后

《再见爱人》播出后,许多网友吐槽傅首尔贪心,既要还要。

但我却想到她回忆和老刘初遇的时候,她说如果不遇到老刘,或许自己不会结婚。

又说如果自己不拼命追求事业,或许她的婚姻不会到这个地步。

爱情绝对存在过,痛苦也是真实的。

或许她要很久以后才能意识到,情感和生活最终都只能自给自足。

但在那之前,做出选择,承担代价就好。

哪怕必须忍受孤独。

终有一天,能抵达自己想要的彼岸。

外部推荐